【摘 要】
:
过度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氢能具有燃烧和制备过程无碳排放、良好的环境兼容性、来源及应用广泛、能量密度高、储量丰富等突出优势,被广泛认为是化石燃料未来的替代能源之一,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电催化裂解水(overall water splitting,OWS)由阳极的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氢能具有燃烧和制备过程无碳排放、良好的环境兼容性、来源及应用广泛、能量密度高、储量丰富等突出优势,被广泛认为是化石燃料未来的替代能源之一,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电催化裂解水(overall water splitting,OWS)由阳极的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和阴极的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构成。OWS是一种用低的成本生产高纯氢,且制氢过程不排放任何污染性气体的方法,但是通常需要高效的电催化剂来克服较高的过电位和缓慢的反应动力学。众所周知,贵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对比许多催化剂性能的标杆,具有突出的电催化活性(例如,二氧化钌(Ru O2)用于OER和铂(Pt)用于HER),但它们受到价格高、储量低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过渡金属磷化物、硫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等经济有效的HER和OER电催化剂已被研究者们开发使用。MOFs及其衍生物是近几年来在材料及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仍旧存在稳定性差、导电性差、活性较低等问题。理想情况下,构建高效的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在同一p H值的电解液中同时产生氢气和氧气是简化电解水系统、节约总成本的有效策略。本文通过分析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联系,优化合成条件,调节材料的形貌及构成或在导电基底上直接生长电极材料改善以上问题,实现了对两种新型材料的合成。1.MOF衍生的V-CoxP@NC纳米结构的电子调控及其在水的全电解中的应用。本工作通过简单的室温反应和一步低温磷化的方法合成了N掺杂的碳壳包裹的V掺杂的Co P和Co2P纳米颗粒(V-CoxP@NC),用于在1.0 M KOH水溶液中电催化裂解水。采用多种手段确定了材料的成分和形貌,并利用电化学测试揭示了材料优异的性能。在MOF作为前驱体衍生得到的碳骨架的保护下,具有较为持久的稳定性。钒的掺杂和混相的磷化钴调节了钴元素的电子结构,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密度,进一步提高了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许多报道的以ZIF-67为前体合成的杂原子掺杂和过渡金属磷化物电催化剂相比,MOF衍生的V-CoxP@NC NPs具有更优异的性能,这有力地证明了均匀的纳米颗粒促进了电解质的扩散和电子的快速转移,并丰富了活性位点。此工作证实了V-CoxP@NC是电催化裂解水的有效催化剂,并提供了开发性能更优的催化剂的有效策略。2.Fe S/Fe2O3/IF异质纳米片层的半牺牲模板法合成及其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的应用。通过两步溶剂热的方法以泡沫铁为基底和金属源,合成了直接生长在泡沫铁上具有异质界面的Fe S/Fe2O3纳米片层(Fe S/Fe2O3/IF)。通过形貌及成分表征和一系列电化学测试,研究了Fe S/Fe2O3/IF的形貌、组成和性能。以导电多孔的泡沫铁为基底,不使用聚合物粘结剂直接生长电催化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子传输速率和长时间的稳定性。垂直生长在基底上的纳米片增加了电解液和催化剂表面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电解液扩散和电荷转移,从而有助于加速电催化OER速率。Fe S/Fe2O3/IF的异质界面调整了电子结构,使更多的缺陷暴露为活性位点,大大提高了催化活性。值得一提的是,与更常见的泡沫镍作为基底相比,铁作为地壳中含量第二丰富的金属更加廉价易得。廉价易获得的金属来源,易于操作的合成方法,优异的电催化OER活性和高电流密度下的强稳定性证明Fe S/Fe2O3/IF有望在实际生产中用作电催化水裂解的阳极材料。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形势和交易中技术壁垒的影响,各国的质量安全标准不断提高和完善,产品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样就使得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质量检验活动成为行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的今天,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由原来由政府管控逐步地走向市场化,并在市场推动下得到迅猛发展。检测机构的数量大幅增加,检测能力和范围不断拓宽,行业之间的细化分工也不再明显,公司间的业务竞争就
甘蓝型黄籽油菜具有种皮薄,含油量、饼粕中蛋白质含量高,纤维素和多酚类物质含量低等一系列优点,因此,黄籽性状是国内外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表明粒色形成与类黄酮代谢产物密切相关,且转录因子在调控类黄酮途径各物质的积累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类黄酮代谢途径与油菜粒色变化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前期已证明BnMYB47是调控甘蓝型油菜粒色形成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显著影响种皮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累积,但具体
电化学发光(ECL)技术是一种集传统电化学的分析快速、可控性高和化学发光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于一体的新兴技术,在诊断、临床、制药、环境和食品分析方面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鲁米诺由于发光强度高、成本低、氧化电位低,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ECL发光体。传统共反应剂具有生物毒性、难标记、不稳定、易分解等缺点,从而限制了鲁米诺体系在ECL领域的应用。到目前为止,涉及鲁米诺的新型共反应剂的报道十分罕见。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平面式交通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扩张需求,高架桥因此而产生。高架桥的大量建设虽然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却也带来了原有的街道形象被破坏、城市的肌理被割裂、噪音和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与此同时,高架桥附属空间作为高架桥建设的副产品出现在了城市中。这部分空间是被高架桥割裂的区域间的连接纽带,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能有效改善高架桥与城市的关系。然而在对高架桥进行规划设计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寄主范围十分广泛,是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植物寄主因子通过与病毒编码的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病毒在细胞间的移动和复制,引发寄主防御反应。IP-L是从烟草c DNA文库中筛选出的与To MV CP互作的寄主蛋白,TMV侵染本氏烟诱导IP-L及其编码蛋白显著上调,CML30、RIN4、CNGCs和LHY是从IP-L沉默的本氏烟转录组筛选出的显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各类草地类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青藏高原草地面积的54%。然而,在气候变化、放牧活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共同影响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退化,严重影响了其生态服务功能。了解高寒草甸植物如何应对非生物胁迫,对我们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及科学管理高寒草甸具有重要的意义。植物表型可塑性是指同一个基因型对不同环境响应产生不同表型特征的特性,它被认为是有机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信息工程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对新型功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人们对新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和研制新型功能材料迫在眉睫。然而在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能源,现如今能源的主要来源是石化燃料的燃烧,但是石化燃料的大量燃烧已经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因此寻找高效率且对环境无害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目标。Heusl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马铃薯消费需求由传统模式现正往采后加工业发展(如薯条,薯片)。为了延长加工周期以及常温贮藏导致的块茎发芽、失水皱缩和病害传播等损失,马铃薯块茎通常低温贮藏。然而,块茎低温贮藏(﹤10℃)导致淀粉-糖代谢失衡,加速淀粉和蔗糖降解为还原糖,出现“低温糖化”现象。高温加工过程中还原糖会与自
碳点(CDs)、石墨烯量子点(GQDs)与贵金属纳米粒子在光/电催化、生物成像、光电器件、疾病诊疗等众多领域均有优异的性质:高催化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出色的光稳定性、良好的光热效应等,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将这两种材料用化学键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并因此而衍生出全新的性能和应用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论文首次研究了GQDs/Au纳米复合物的绿色快速制备方法,初步探究了其反应机理
辛弗林(synephrine),是一种存在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中的生物碱,其结构与肾上腺素及麻黄碱相似且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辛弗林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α受体兴奋剂作用,对心脏β受体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能促进血管收缩、提高心血输出量、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和气管;能促进新陈代谢、燃烧脂肪,从而具有减肥功效。中医临床上,辛弗林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及低血压、虚脱、休克、体位性低血压,以及治疗食积不化、化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