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生活的空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座便器,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造物艺术设计。座便器最早从周代开始就有详细的名称、功能、材料、样式等诸多方面的记载,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座便器便历经着造物、选材之间的适应性的尝试和变革的过程。目前,从材料选择方面研究座便器的课题相当广泛,但多数课题研究是以材料本身为出发点来研究材料,而较少从具体的物出发来研究器物的与材料、工艺的选择之间的特性研究,也就是说没有把产品的特性纳入选材的范畴中去。将产品、材料、和工艺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狭窄。鉴于此,本文依托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材料学、设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来切入座便器的设计特性与材料工艺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建构较为广泛的知识框架来明确以产品的特性为出发点的产品适应性选材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座便器的产品特性”以及“产品材料工艺适应性目标系统”这两方面内容。本文的基本框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通过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和现有成果综述,对座便器设计选材的发展现状做出了分析,重点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章,按照座便器的发展沿革对不同朝代下的座便器的名称由来、外型由来、材料及其工艺的研究比较分析,按照时间为轴一一分析当时的器物与人、与民俗、与材料工艺的关系。从产品为出发点,寻找历史朝代下的造物选材的“适”。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分析了抽水马桶的技术原理;以及进、出水原理。剖析了座便器的外部和内部的结构原理,分析了座便器的使用、物理以及人使用时的心理功能。比较研究了虹吸式座便器和直冲式座便器的优缺点,以及不同排污原理下的座便器与选材,造物之间的关系。从座便器的诸多特性分析历经历史的诸多朝代,陶瓷材料最终占统治地位的原因,及其座便器与陶瓷、塑料等材料的适应性分析。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对主要成果和思路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有待深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