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滚圆法制备廉价复合铁/铜氧载体颗粒及其化学链燃烧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se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链燃烧(CLC)可以实现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CO2的源头富集和内分离,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低成本低能耗碳捕集技术之一。经过30多年的研究,化学链燃烧技术现已从实验室规模发展到中试规模,具备了迈向工业化应用的基础。但大规模制备廉价高效的氧载体仍是化学燃烧技术走向工业化应用的先决条件。本文基于挤出滚圆法规模制备了廉价高效的矿石类复合氧载体,并研究了其化学链燃烧性能。首先,建立了挤出滚圆法制备氧载体的工艺流程,成功制备了铁矿石铜矿石复合氧载体。以六种天然硅铝酸盐作为惰性载体,通过破碎强度优选出蒙脱石和浮石为较为合适的惰性载体。其中氧载体Fe Cu-10M(添加10wt.%蒙脱石,铁矿石和铜矿石质量比为8:2)和Fe Cu-5P(添加5wt.%浮石,铁矿石和铜矿石质量比为8:2)的破碎强度可达2N以上。随后对Fe Cu-10M和Fe Cu-5P在批次流化床中进行了煤化学链燃烧性能探究,研究了反应温度、氧燃料比和煤阶对氧载体反应性的影响,通过XRD、SEM、EDX和粒径分布研究了氧载体颗粒晶相结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粒径变化。结果显示Fe Cu-10M在多次循环中可以保持球形结构,没有出现新的晶相也没有丢失原有晶相。进一步,对挤出滚圆法制备的铜铁矿石氧载体的抗烧结能力和长期稳定性进行系统考察。首先针对氧载体中的惰性载体蒙脱石添加比例进行了评价,制备了蒙脱石含量10wt%~40wt%的四种廉价复合氧载体;然后,不同蒙脱石含量的氧载体在热重分析仪中与H2/O2进行了100次循环还原/氧化反应,发现Fe Cu-10M不仅可以保持高反应活性也有着较好的抗烧结性能。进而,在批次流化床中的进行了煤化学链燃烧的百次循环实验,以探究Fe Cu-10M氧载体反应性能和磨损率的变化,发现燃烧效率可以稳定在90%以上,平均磨损率为0.108%/h。最后,实现了廉价复合氧载体的挤出滚圆法工业规模制备。为了进一步降低氧载体的原料成本,将制铝工业废弃物赤泥(含有大量Fe2O3、并富含钠)替代铁矿石,大规模制备了赤泥铜矿石复合氧载体RCu-10M(添加10wt.%蒙脱石,铁矿石和铜矿石质量比为89.1:10.9)。首先,在批次流化床中研究了温度和氧燃料比对其反应特性的影响,发现在950℃、氧燃料比为2.0时,RCu-10M的CO2产率可以达到94.5%以上。随后,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了100次循环氧化还原反应,RCu-10M可以保持稳定的反应性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烧结现象。最后,在微型双循环流化床中测试了RCu-10M与气体燃料的反应特性,在100min连续运行中氧载体可以保持稳定的循环运行,并且反应后的氧载体表面没有残炭沉积。
其他文献
超表面是具有亚波长厚度的超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场调控特性,能够对入射光的相位、振幅及偏振态等进行调控,同时,超表面较小的尺寸便于小型化与集成化。早期超表面吸收器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通过设计不同的金属结构可以得到单带或多带的吸收特性,但是,金属材料的沉积与CMOS工艺不兼容,而且器件吸收区域大多位于金属材料中,这些特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在近红外波段现有的传感、探测等器件中,响应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
有机溶剂纳滤(OSN)是压力驱动的,用于从有机溶剂中分离分子量为200-1000g/mol溶质的膜分离过程。传统的以聚酰胺(PA)作为选择层的薄膜复合(TFC)膜是目前OSN膜的主要类型,对于TFC OSN膜来说,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是能维持其在实际工业中稳定运行的前提,PA选择层通常在大部分有机溶剂中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因而可以满足在OSN应用中的稳定性需求,但是基膜的耐溶剂性能也是决定
海岛作为海洋开发的支点和平台,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为了实现海岛的充分开发利用,需要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保障海岛供电可靠性。考虑到海岛及其邻近海域蕴藏大量的太阳能、海上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如果得到有效开发,将有望实现海岛用能的高度电气化及清洁化。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对海岛微网的运行造成极大的挑战。因此,亟需考虑海岛自身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开发具有高稳定性的海岛新型发电/储能
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是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保护装置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建、扩建和技改的输变电设备启动投运工程越来越多,相应保护运行风险管控技术的不足愈发突出。作为电网架构中的核心元件,变压器投运时的保护运行风险管控工作尤为重要,系统中多次出现启动投运变压器时临时保护误动导致投运失败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影响到了上一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亟待解决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则是变压
覆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的研究重点,覆冰造成的绝缘子覆冰闪络、导线覆冰舞动、倒杆倒塔问题,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近年来,仿生超疏水材料因具有较好的接触角和水滴滚动特性,逐渐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其防冰性能也成为科研人员关心的重点问题。探究超疏水材料的防冰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制备了HMDS(六甲基二硅氮烷)改性超疏水材料,将其覆冰剪切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除了得益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革新和大数据供给,硬件计算性能的不断提升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基于FPGA的硬件加速器设计凭借其高性能、低功耗、可重构等优势,近年来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充分利用FPGA的可编程资源设计出高效的加速器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选择基于FPGA的通用深度卷积网络加速器设计作为研究方向,首先研究了通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
以甲胺基铅卤化物(CH3NH3PbX3)为代表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大的光吸收系数、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使其在光电探测器的应用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同时,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超快响应速率和超高载流子迁移率的材料,通常被用作载流子传输层与钙钛矿复合,以增强钙钛矿中光生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和扩散长度。然而,石墨烯层的引入会导致光电探测器具有较高的暗电流。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探针在石墨烯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是5G无线通信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面对URLLC系统严格的服务质量要求,通信领域已经认识到需要新的编码、调制和接入技术与之匹配。本论文以超可靠低时延要求为约束,聚焦于新型的9)维高阶幅度调制方案的研究。与传统幅度调制技术不同的是,本文提出的调制技术以定义在正整数域上的置换群码为数学工具
教学述评的实质是教师教学自评与外部评价的统一。教学述评具有形态差异性、影响广泛性与价值多元性等特点。建立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述评活动,有利于创造"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的教师评价文化,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一项具体的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要对教学述评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基本内容、操作程序、组织安排、适用范围、面向对象、违规处理、结果使用等进行明文规定。
在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平衡是支撑理论分析与实验工作的基石。通过托卡马克的环向对称性降维,可以把托卡马克中的三维问题转换为二维问题处理,传统的二维平衡求解程序,EFIT(Equilibrium FITting code),即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处理托卡马克的二维平衡问题。然而扰动磁场(Magnetic Perturbation,MP)的引入,特别是共振扰动场(Resonant Magnetic P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