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体系在微反应器内的流动和反应基础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在化学反应领域,微反应器在实现安全生产和绿色化学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同时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双绿色”催化剂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本论文将微反应器应用于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反应中,以实现C4烷基化反应微型化为目标,在烷基化模拟体系中液-液两相流和气-液-液三相流的流动规律和分相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烷基化反应规律的初步探索。首先,在同轴环管型的微通道设备中对烷基化模拟体系的流动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液-液两相流中得到了液柱流、液滴流和射流三种流型,并进行了流型划分和对液滴流和射流的液滴尺寸预测。在气-液-液三相流中得到了水包油包气的复乳型流型,并对流动规律和中空液滴的尺寸调控进行了探讨,为烷基化反应的流型调控打下了基础。以液-液两相流微分散为基础,进行了分相方法的探索。设计了基于重力的喇叭口分相装置和垂直通道分相装置,基于润湿性差异的垂直通道分相装置,并对这三种分相装置的分相性能进行了考察,为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打下基础。最后,实现了C4烷基化反应的微型化过程,并对烷基化反应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分别考察了分相方法、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分散尺寸对丁烯转化率、C8和目的产物选择性以及RO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异丁烷和2-丁烯摩尔比50:1时,烷基化反应可以在2s内完成且烯烃转化率可达到100%,RON最高为95.3,C8选择性最高为70.9%,TMPs/DMHs最高为13.4,低温和小分散尺寸都能优化反应性能。
其他文献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是取自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中的一类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大特点。然而,作为发育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研究的最佳模型,ES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维持背后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被阐明,这也一直是ES细胞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多梳(polycomb group,Pc G)蛋白是一
肿瘤仍是挑战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肿瘤的治疗方式从传统的外科手术、放射性治疗、化学治疗以及后期发展而来肿瘤免疫治疗等。肿瘤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肿瘤治疗方式。但鉴于肿瘤高度异质性、免疫抑制等限制,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只能受益部分病患。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肿瘤治疗领域。将纳米技术与肿瘤治疗相结合,利用纳米技术的独特性来克服肿瘤免疫治疗局限性,构筑肿瘤纳米-肿瘤
直链烷基苯中的2-十二烷基苯因其较好的生物降解性成为生产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料之一。氯铝酸离子液体在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中具有低温活性高、目标产品选择性高的特点。通常离子液体先引发1-十二烯产生碳正离子,再与苯反应生成直链烷基苯。本论文旨在通过离子液体先引发苯产生苯基碳正离子,进而与1-十二烯反应生成2位烷基苯含量较高的直链烷基苯。因此,研究离子液体能否引发苯环产生苯基碳正离子对苯烯
人机协作作为智能决策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人的思维和机器智能,通过合理协作可产生更强的混合智能系统和更好的执行效果,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的人机协作领域中,如何充分利用不精确和不确定信息中存在的潜在价值,为冲突分析、任务分配、通道匹配等人机协作问题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支持,成为当前人机协作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研究课题。三支决策理论和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粒计算与知识发现研究方法,能够考
丙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它的来源主要是源于石油蒸汽裂解工艺。传统的蒸汽裂解法对于装置运行要求高,经济成本大,同时会造成原料的耗费等问题,而且单纯进行工艺设备改进无法满足人们对丙烯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丙烯增产技术急需转型。相比于甲醇制烯烃、丙烯歧化等丙烯增产技术,FCC催化裂化工艺在我国炼油行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而且有着良好的设备基础,不需要大规模改进设备增设厂房等生产优势。故利
研究背景与目的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g protein,CARD9)为CARD家族中的一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免疫衔接蛋白之一。研究已证实CARD9蛋白的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有关,如炎症性肠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近年来,研究发现CARD9基因突变与真菌易感相关,临床上在真菌病患者中越来越多的CARD9基因突变被发现和报道。C
有机电子器件具有质量轻、可兼容于柔性衬底、可大面积制备等一系列优点,在集成电路、柔性显示、有机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应用前景。近几十年中,针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存储器件,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研究进展。然而,目前关于OFET存储器件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远远未能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从OFET存储器件结构的合理设计入手,为当前该类器件研究中存在的一
石油、气溶胶、各种水体由于其中的有机物高度混合的特征,统称为复杂有机混合物。碳元素在复杂有机混合物间循环,与能源、气候和环境息息相关。其中,水溶性有机质广泛存在于海洋、湖泊和地下水等各种水环境中,其形成机理和环境效应尚不明确,限制了人类对水溶有机质的治理和开发。水溶有机质分子组成复杂,迄今为止通过色谱等分离手段获取的分离度十分有限,通过高分辨质谱获取的分子组成定性信息受电离选择性影响也较为片面,定
压力波动已被证明与气固多尺度结构的动态行为密切相关,因此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从压力波动中提取关键特征信息,有助于理解循环流化床的多尺度动力学。为了充分认识循环流化床内的气固多尺度特性,本文使用一套综合型循环流化床冷模实验平台,在提升管Ug=5-9 m/s、Gs=100-800 kg/m~2s和下行床Ug=1-9 m/s、Gs=100-1000 kg/m~2s高密度操作范围内,详细研究了采样频率对压力
下行床反应器由于其床层内气固两相均顺重力场并流向下流动,使得下行床内气固分布较为均匀,颗粒轴向返混程度小,气固接触时间短,因此下行床反应器在超短接触的催化裂化过程,煤粉高温裂解过程以及生物质快速裂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学者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下行床内宏观流动特性与提升管相比更为均匀。然而,学者们通过实验以及模拟的研究手段证实了下行床内存在颗粒聚团。因此,在对下行床的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颗粒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