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柱考虑屈曲影响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对HRB600级钢筋的研究及应用才刚刚起步,对配置600MPa级钢筋混凝土构件及结构的受力性能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是考虑HRB600级纵筋屈曲影响的RC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成果很少,造成规范中相关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澄清。在地震作用下,RC柱塑性铰区纵筋的屈曲变形可能导致其承载力下降甚至结构失效,因此本文研究HRB600级纵筋屈曲对柱损伤机理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并重点分析核心区混凝土横向膨胀效应以及保护层混凝土的约束效应与高强纵筋屈曲变形特征的相关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1)完成了6个配置600MPa级纵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通过测量塑性铰区纵筋屈曲变形和核心区混凝土横向膨胀变形,探究了两者的相互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变形具有较强相关性,纵筋达到屈曲开始点前,核心区混凝土膨胀变形有效促进了纵筋的屈曲变形,当纵筋屈曲后,纵筋受压时两者由接触状态快速脱开,当纵筋受拉复位时,两者再次接触,直至纵筋显著屈曲后两者始终保持脱开状态。(2)试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记录各纵筋保护层混凝土受压纵向开裂的时刻、裂缝宽度的发展以及最后剥落的过程,分析纵筋屈曲和保护层混凝土约束作用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当保护层混凝土剥落后,纵筋屈曲变形曲线走势发生转折而逐渐增大,并在其剥落后的2个加载循环以内明显屈曲,因此保护层混凝土起到了抑制纵筋屈曲的作用。(3)本文重点考虑了柱轴压比和纵筋长径比对核心区混凝土横向膨胀变形和纵筋屈曲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膨胀变形能够有效地促进纵筋的屈曲变形,其影响程度随箍筋间距增大而有所减弱;试验后期纵筋屈曲变形显著大于核心区混凝土横向膨胀变形,两者保持脱开状态,此时引起纵筋屈曲的主要原因是纵筋受压。(4)试件设计考虑了柱轴压比和纵筋长径比对纵筋屈曲和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纵筋屈曲程度随长径比增大而明显增大,试件位移延性会逐渐降低;随柱轴压比增大,纵筋屈曲程度降低,试件位移延性变差。(5)将本次试验结果与团队已完成的配置400MPa和500MPa级纵筋混凝土柱的系列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HRB600级纵筋的屈曲特性和纵筋屈曲对柱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重点考察了不同屈服强度的纵筋屈曲特征及屈曲对柱位移延性、承载力退化和试件位移角的影响。
其他文献
钛及钛合金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医用金属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Ti-6Al-4V合金是当前医用钛合金中使用量最大的钛合金。但是Ti-6A1-4V合金因其耐腐蚀磨损性能方面存在缺陷,在使用中容易产生磨屑,可导致无菌性炎症。同时磨损可促进合金的腐蚀,加速合金中的Al和V进入人体,降低钛合金植入体的使用寿命,并给患者带来健康安全隐患。传统的表面改性中在Ti-6Al-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作为世界城市化的主要阵地,在取得了伟大建设成就的同时,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我国先后提出了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响应措施,在缓解城市与生态之间的矛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以往的园林城市建设重视绿化指标而轻质量,只着眼于绿地数量的提升,对于绿色空间的品质、城市形象魅力的塑造以及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这些方面则较少涉及。本文
当前电力设备缺陷文本信息存在数据丰富,利用率较低的情况,电力公司现有的缺陷文本信息管理系统对缺陷文本信息的分类方法不够完善,系统仅能实现对缺陷文本简单的单一分类,无法完成对缺陷文本的精确分类,同时缺陷文本填写不规范的情况也影响着缺陷文本的分类正确性与精确性。由于对缺陷文本信息的利用不足,常出现同一缺陷在不同地区重复发生的情况,且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扩大,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该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
语义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场景理解和分析的基础,广泛应用在自动驾驶、人机交互、计算摄影学、图像搜索引擎、增强现实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语义分割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基于无监督域自适应的方法无需大量标注样本,所以在语义分割领域应用更广泛,但现有的无监督域自适应方法,对于域差异较大的数据集,仍不能很好地对齐两域之间的分布,且对于物体边缘的分割不够平滑,分割精度和泛化性
近年来,国家对住宅工业化的发展持续关注,政府大力推动装配式住宅的研究与工程实践,住宅建设由传统的粗放型向工业化集约型建造方式转变。国内目前工业化住宅的建设还是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而对自重轻、抗震性能好、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的装配式钢结构应用很少,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基本依靠国家的经济与政策支持。制约住宅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往往不仅是由于结构,还包括围护系统、楼板、内装部品等部件现有的发展难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去的城市更新工作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现今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理念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在现代城市中,人际交往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城市空间正是人们得以实现需求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空间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也正成为学界和城市建设工作者所积极关注的领域。“漫行”城市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步行交通出行为核心,构建具有舒适、休闲、健康
当前的建筑设计正在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要求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节约资源,并且在建筑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多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光环境是建筑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工照明不仅需要耗费电力而且长久处于人工光源下不利于儿童的视力健康,相比之下天然采光可以节约能源,并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光气候指的是太阳直射光、天空散射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的平均状况,天然光照度是光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光
20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在大气、水蒸气、有机酸中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这类马氏体不锈钢通常采用淬火-回火工艺,虽然强度和硬度很高,但塑韧性相对较差。淬火-配分(Q&P)工艺是针对马氏体钢提出的新型热处理工艺,可以在马氏体组织中引入一定量富碳奥氏体组织,马氏体保持了基体的强度,残余奥氏体又提升了塑性。改善热处理工艺的同时,结合合金化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马氏体不锈钢的塑韧性耐腐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的转变下,我国农村各方面发生了巨大而迅速的变化。农房作为农村中重要的物质组成,具有反映时代转变的指征。对农房技术的记录和传播历程分析,有助设计者在内的多方主体理解农房建造技术的传播动因,为提高农房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是从微观的视角出发,记录重庆某两村落从建国后至今的农房技术要素的演变,并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和乡村环境,梳理分析农房技术传播的动因及其作用的机制脉络。研究
航空发动机智能化是以后航空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是其最关键的部分,而发动机的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又是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在航空发动机故障中,气路部件故障占比较高,也占其主要的维修费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气路部件故障进行性能估计与故障诊断。本文首先建立包含健康参数的航空发动机线性模型,并对该发动机模型以及包含健康参数的发动机线性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证实了该模型既能在控制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