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实验性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早期影像研究.(一)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初步结果分析.(二)实验性早期特发性肺纤维化的HRCT--病理对照分析.(三)Ⅲ型胶原纤维在实验性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第二部分,HRCT征象与肺功能检查指标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相关性研究.结论:1、兔肺的IPF模型是可以应用到HRCT的研究中的,在肺间质病变研究中,针对小型动物采用2mm层厚的超高分辨算法得到的肺部图像较标准的2mm层厚的HRCT图像的质量更佳.2、平阳霉素处理后的2周内,兔肺内的渗出达到最明显的程度,故可以考虑从影像学角度将2周作为IPF病程的早期阶段.HRCT可以清楚地显示兔肺间质的增厚,但无法判断这种增厚的原因,而易夸大病情.3、纤维化的早期胶原沉积以Ⅲ型胶原的增生为主,大量Ⅲ型胶原的沉积表明纤维化处于活动阶段或早期状态,从此意义上这个观察过程均可称作早期阶段.4、HRCT征象的分析有助于对肺的功能进行预测,根据磨玻璃影的消长可以估侧肺功能不全的轻重,蜂窝的出现则最能表明弥散功能正在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