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即脑细胞群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暂时性的脑功能紊乱,具有反复性、阵发性、发作性等特点。我国估计已有6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每年新增癫痫病人40余万,至少有约120万癫痫患者癫痫发作药物难以控制,长期反复发作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不仅严重影响了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压力。难治性颞叶癫痫在癫痫外科中最为常见。在外科治疗的难治性癫痫中,颞叶癫痫占60%~70%。随着近年来癫痫外科的发展,各种先进致痫灶定位技术的应用及手术技巧的进步,手术治疗成为难治性颞叶癫痫公认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表明,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手术有效率可达90%以上。N-甲基-D-天氡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种亚型,与特性行配体结合后离子通道开放,具有高的Ca2+渗透性,Ca2+的内流可触发不同形式的突触可塑性的分子过程,因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癫痫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但NMDA受体与癫痫的关系已经较为肯定。有研究表明,NMDA受体在癫痫的发生发展及持续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第一部分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多种致痫灶定位技术的联合应用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应用MRI、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 VEEG)、脑磁图(magnetoecephalogram, MEG)行致痫灶定位,术中应用皮质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m, ECoG)再次精确致痫灶范围后行前颞叶联合海马切除术。术后随访,按Engel’s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分级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行前颞叶联合海马切除术,左侧8例(40%),右侧12例(60%),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及肢体功能障碍。2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命名性失语,于术后10-14天恢复。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Engel’s I级16例,II级3例,III级1例,手术有效率100%,效果良好率95%。术前头MRI检查阳性率为55%,结合术后病理,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 FCD)检出率为35%;海马硬化的阳性检出率为77.78%。VEEG发作间歇期痫样放电检出率100%,监测过程中均捕捉到患者惯常发作,并准确定位。发作均起源于单侧颞叶及海马区,其中左侧8例(40%);右侧12例(60%)。MEG发作间歇期痫样放电检出率100%,单侧颞叶放电17例(85%),其中8例合并同侧额区放电;双颞放电3例(15%),均未捕捉到癫痫发作。术中ECoG监测均发现手术侧颞叶皮层及海马区异常放电。结论:1、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手术效果较好。2、多种致痫灶定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手术疗效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第二部分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皮层中NMDA受体亚基表达变化的研究目的:观察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皮层中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的颞叶皮层为癫痫组。同时,选取10例经手术治疗的颞叶血管畸形患者手术切除的颞叶皮层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脑组织均在手术切除后快速放入冰盒中及时取材,取材全过程遵循无菌原则。癫痫组取材部位包括术中皮质电极检测出癫痫波异常放电最为活跃的中心区皮质,对照组取材于远离病灶的皮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ybe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颞叶皮层中NR1、NR2A、NR2B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光镜下(40×和100×)观察HE染色脑组织切片,可见正常对照组皮层呈六层结构,分层清晰,无巨大或未成熟神经元。癫痫组皮层可见皮质六层结构紊乱,程度不一,部分病例出现神经元形态结构异常,包括巨大神经元、未成熟神经元、形态异常神经元、或气球样细胞,其病理诊断均为FCD。免疫组织化学和Sybe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观察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痫组颞叶皮层NR1、NR2A和NR2B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皮层中NMDA受体亚基NR1、NR2A、NR2B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可能是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和FCD致痫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