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毛纺业对细毛羊的综合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超细毛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为适应市场需求,细毛羊的育种和生产亦已趋向高支数毛品质的选育和生产。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无角类型是1990-1995年在新疆巴州种畜场新疆细毛羊羊群的基础上采用“导入杂交与开放式核心群选育”的方法选育而成的。新类型的无角性状遗传性稳定,1995年测定3252只后代羔羊的角生情况,羔羊总体无角率达到97.14%,公羔无角率达到94.71%;其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均超过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品种标准。1995年成年母羊毛长、净毛量、剪毛后体重由1990年的8.66厘米、2.52千克、40.29千克分别提高到9.62厘米、3.13千克、43.22千克;育成母羊毛长、净毛量、剪毛后体重由1990年的10.0厘米、2.56千克、29.05千克分别提高到11.37厘米、3.06千克、40.5千克。 优质细毛羊(无角类型),是2000-2004年在新疆巴州种畜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无角类型羊群的基础上采用“导入杂交与开放式核心群选育”的方法选育而成的。其选育对象是符合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品种标准的、具有无角遗传特性、被毛纤维直径平均在21.5微米以下的群体。2004年统计,成年母羊、育成公羊、育成母羊的羊毛细度分别是:20.39、19.64、19.85微米;其毛长分别是:8.95、11.85、11.56厘米;净毛量分别是3.05、3.67、3.08千克;剪毛后体重分别是:43.67、57.77、42.3千克。与2000年相比,羊毛纤维直径显著减小,其它三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优质细毛羊(无角类型)选育”项目经历三个世代,2000-2004年累计选育符合要求的公、母羊共3170只,其中公羊1000只,母羊2170只。现存群体基础母羊约2000只,公羊30只。 为实现选育目标而制定的“优质细毛羊(无角类型)鉴定标准(试用)”及“鉴定项目、符号”,特点鲜明,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推广,是优质细毛羊(无角类型)选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优质细毛羊(无角类型)群体其细度、毛长、剪毛量、剪毛后体重的遗传力分别是:0.62、0.45、0.36、0.46;细度与毛长、剪毛量、剪毛后体重之间存在着0.22、~0.30的遗传相关。 后裔测定结果表明:引入的细型澳美无角种公羊对基础群羊毛纤维细度的改进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 用本项目的种羊在焉耆县、博湖县、州种畜场等巴州重点细毛羊群内改良原有的细毛羊,以改善个体羊毛产量和毛纤维细度,提高整体品质。项目执行四年来,推广课题选育的新类群种公羊600只,累计完成改良配种30万只,项目区细羊毛总产累计新增18.4万公斤,累计生产“萨帕乐”优质细羊毛23.42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