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O与AIPO类分子筛上甲醇制烯烃反应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醇替代石油制烯烃(MTO)的可持续路线,近些年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本文利用水热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道结构的硅铝磷酸盐(SAPO)分子筛和磷酸盐(AlPO)分子筛,在固定床的条件下考察了其在MT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对影响MTO反应的因素以及反应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首先对具有不同孔道结构和B酸含量的SAPO类分子筛进行MTO活性评价,并结合1H MAS NMR,in-situ UV/Vis,GC-MS以及TGA等手段对催化剂的B酸含量及孔道结构对MTO反应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一维十元环孔道和中等B酸含量的SAP0.41分子筛具有良好的MTO催化活性和较长的寿命。   首次利用NH3吸附以及1H高速魔角旋转固体核磁(1H MAS NMR)对SAPO-34分子筛在MTO反应过程中B酸及苯基碳正离子的变化过程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上的B酸在MTO反应过程中是逐渐被消耗或覆盖的,而苯基碳正离子则先生成后逐渐被消耗。此外,结合MTO的活性数据可知,B酸的完全消耗并不是催化剂失活的直接原因,而苯基碳正离子的完全消耗可能与催化剂的失活有直接的联系。   通过焙烧温度的控制,对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SAPO-46分子筛上模板剂不完全焙烧造成的有机杂质对MTO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低温焙烧的SAPO-46样品具有良好的初活性。GC-MS的结果表明低温下模板剂不完全焙烧形成的甲苯有机杂质在反应初期起到活性“烃池”物种的作用,甲醇与该物种按照“烃池”机理的方式断裂生成低碳烯烃。   首次合成具有不同孔道结构和微量B酸的AlPO类分子筛,并将其用到MTO反应中进一步探索B酸对MTO反应的影响。利用in situ FTIR,is situ UV/Vis,1H MAS NMR,13C MAS NMR以及TGA等手段对特定的AlPO分子筛上B酸变化过程以及有机物种的形成和消耗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首次发现微量的B酸足以引发MTO反应,适宜的孔道结构与微量的B酸可以获得优异的MTO性能。   首次利用1H脉冲梯度场固体核磁(1H PFG NMR)手段对乙烯和乙烷探针分子在不同MTO反应时间后的SAPO-34样品上的扩散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in situ UV/Vis,13C MAS NMR以及1H MAS NMR等手段讨论MTO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种和B酸的变化过程。然后综合以上多种表征结果对MTO反应过程中SAPO-34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MTO反应过程中积碳的形成对SAPO-34分子筛孔道的扩散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催化剂失活并不是由积碳导致的孔道完全堵塞造成的,进一步证实积碳造成的B酸和苯基碳正离子活性位的完全覆盖则可能是其失活的直接原因。
其他文献
将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材料复合,是目前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两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羟基磷灰石材料还是一种重要的骨诱导因子,但是在单独使用时不易
锂、镁、氢元素由于具有质量密度低、化学性质活泼等特点,在能源储存与转换领域扮演者重要角色。锂、镁、氢是高效储氢材料以及锂镁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关键构成元素,虽然由上述
SiC陶瓷材料具有抗氧化、高温性能好、耐磨性能好等特性,TC4钛合金拥有比强度高、韧性高等特性,将两者进行连接,一方面能够实现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制造出结构复杂
摘 要:弗里达·卡洛是20世纪墨西哥女画家,她才华洋溢,极具魅力,但同时她的人生又充满了不幸,她的一生都几乎在跟病魔斗争。文章主要通过画家不同时期的自画像去了解她的内心情感,解读她的魔幻人生。  关键词:弗里达·卡洛;自画像;魔幻人生  1907年,弗里达·卡洛出生在墨西哥。6岁的时候,弗里达患上了小儿麻痹,造成了她右脚的轻微缺陷。这是她第一次遭受到病魔的打击,但好在经过9个月的休养,她渐渐恢复了
涡轮叶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服役环境高温气流的氧化腐蚀作用,诱发表层显微组织结构变化,叶片在服役过程中蠕变强度下降,缩短叶片的使用寿命。叶片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升温过
纳米科学自上世纪被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离不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二维材料因为其新奇的物理特性而得到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本课题以二维材料为
传感器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五官”,是衡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因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能耗低、易于集成等优点,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医疗、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在众多传感器中,半导体压力传感器因其性能优异而备受关注。碳化硅(SiC)是第三代半导体,具有宽带隙、高热导率、高电子迁移率、较高击穿电压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高温、高频和高辐射等苛刻环境下的器件应用上具有显著优势。
师爱是小学德育工作的灵魂,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爱学生,才会产生爱事业的动力,才能获得教育工作的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准确运用师爱也是一门教学
学位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水污染问题最具潜力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见光催化剂,Bi_(24)O_(31)Br_(10)因其独特的层片结构、适宜的禁带宽度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受限于其自身较窄的光波长响应范围以及较低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Bi_(24)O_(31)Br_(10)最终的光催化性能并不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