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构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冰被视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装置艺术作为其众多艺术形式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可谓颇具里程碑意义。徐冰的装置艺术以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在全球语境下成功建立一套独一无二的装置艺术语言体系。从早年的《天书》、《鬼打墙》、《新英文》到后来的《背后的故事》、《凤凰》等装置作品都显露出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构。重构的过程即是徐冰个人艺术发展的递进。这种创作形式不仅是对中国当代装置艺术的一种匡正和引领,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和未来的审视与思考,并且基于独特的艺术语言也显露出一种隐喻的批判意味。所以在当下已成为最活跃、最具思考性与认同感的艺术样式,对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创作者来说极具前卫意义。本论文以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的装置艺术和其带有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他对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背景、表现形式、艺术价值、以及引发的思考与启示,从中获得装置艺术中重构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思维和思想根基。徐冰的装置艺术重新赋予了传统文化划时代意义的新视角,这种“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透过作品的阐释加以论证。本论文分为六大章节五个部分,绪论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宏观角度分析徐冰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中西方艺术大师影响及其创作题材与艺术风格演变入手,分析徐冰装置艺术与传统文化符号的渊源;第三部分本文重点章节,这一章对徐冰带有典型传统文化符号的装置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个案研究,逐一分析如何重构传统文化符号;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延续和总结,阐述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艺术价值,通过符号学视角、崇高美学角度以及社会角度出发加以自己的观点解读和论述;第五部分则简述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思考与启示。徐冰的装置艺术创作生涯犹如一个不间断的探索工作,他对每个时期所处的环境都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所以作品深刻有针对性,更引人深思。这种深思正是由徐冰重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得来的,同时观者在面临这种重构时,往往大脑和语言系统会出现“当机”,使我们在诠释作品时面临阻碍。但这并不代表徐冰是想创作多么艰深晦涩玄之又玄的复杂艺术语义,相反他的装置艺术其实很直白的展现一种激活传统,反思传统的意味,同时又包含着对人惯性思维的挑战,激发人不断去开启新的认知方式。
其他文献
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超7成,拥有着各类丰富的资源。因此海洋资源的探索开发成为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近年大量的研究表明,水下光通信技术以其显著的特点成为了水下通信的新兴方式。目前技术成熟的两种水下无线通信方式有:水声通信和电磁波通信,这两者受到水下传输介质或者自身特性的影响,会导致传输时延高,带宽小等问题。相比于这两种传统方法,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UWOC)通过近年的研究应用,以相对更大的带宽,较低的时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体系,开始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心也逐步从陆域经济向海洋经济方向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名明确提出“逐步建成海洋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青岛西海岸新区是第9个国家级新区,于2014年6月3日由国务院批复设立,被赋予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的战略使命,为推动海洋经济强国建设、带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
语音作为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语言能力的载体,也是语言教学的起始点。根据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不仅有准确性要求,还需达到话语流畅、音韵优
学位
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长,运行环境频繁发生变化,软件的人工运维管理等方面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学者已经开始研究能够自我调整以满足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的自适应软件系统。自适应软件是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动态调整自身行为、结构或参数,以适应软件变化的一类软件。自适应软件根据环境信息,自主决策生成调整方案,即自适应策略,指导系统进行调整。动态多变的环境使得系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例如难以准确感知环境信息,决策方
2005年,英国诞生了 P2P借贷平台Zopa公司,该平台采用新式借贷模式,依托互联网帮助个人对个人直接完成资金的借贷。自Zopa问世之后,网络借贷几乎风靡全球。2007年,我国出现了
纵观东西方绘画发展史,风景画作为绘画题材的一个种类,具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风景画经历代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探索,所创造出的优秀经典作品丰富和造就了东西方绘画的发展,所以,如果绘画发展过程中没有风景画这一种类,没有那些经典的风景画作品,东西方绘画史是不完整的。本文通过风景油画发展脉络的梳理,重点分析与笔者个人创作主题相关的代表画家的作品,进而探索风景油画创作中的空间维度,开展风景油画创作研究。本论文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作为现代电力系统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凭借其电能传输容量大、输电有效距离远、功率调节灵活、建设运行过程中经济性强等优势,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改善气候环境、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近年来,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和技术研发均迎来了“黄金时期”。(特)高压直流输电深刻影响着电网形态,在显著提高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类书籍被引入中国。本报告为饮食文化指南书籍《尽管吃吧》(节选)的汉译实践报告。该书综述了当下世界流行的节食文化,解释了为何当下人们对食物持矛盾态度,并提出了以直觉饮食为基础的人们与食物的新关系。鉴于该书中出现的大量新造词、文化负载词以及修辞表达,本报告选择语境理论来对翻译实践中的典型译例进行分析。本报告主要采用语境理论中的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来分析翻译案例。在介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新形势下,我国“一带一路”政策本着利益互享、项目共建、决策共议的原则为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当地电力缺口较大,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当地政府近几年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力度。蔗渣发电站作为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A电力企业是国内一家以蔗渣发电锅炉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