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不对称半桥串联谐振变换器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4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半桥谐振变换器一般采用频率调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1)输入电压范围窄;(2)串联谐振型变换器中,轻载时,由于品质因数Q减小,输出电压对频率的敏感性降低,输出电压无法调节;(3)轻载时,变换器工作在高频条件下,开关损耗增大,同时出现能量回馈现象,降低了变换器效率。因此,为了满足高效、高频、高功率密度谐振变换器的要求,必须采用脉宽调制型谐振变换器。目前出现的脉宽调制型谐振变换器,克服了以上缺陷,开关损耗明显降低,变换器能工作于高频条件下,对中、大功率变换器而言,也能实现高功率密都。但是,对于小功率变换器来说,其所需元器件较多,结构复杂,降低了功率密度,成本也增大。   本文针对上述缺点,将不对称半桥串联谐振变换器与Class-E并联电容低dy/dt整流器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谐振变换器拓扑。   本文首先介绍了谐振变换器提出的背景,并对谐振变换器进行了分类比较,重点介绍了串联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关系。在分别讨论了典型不对称半桥变换器和Class-E并联电容低dy/dt整流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新拓扑进行了拓扑分析,明确了新型不对称半桥串联谐振变换器软开关实现的条件,并对副边同步整流管的驱动方式进行了讨论。   其次,对电路的试验参数进行了设计,重点是磁性元件的设计。在介绍了控制芯片和驱动芯片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补型的控制电路,对控制电路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利用试验波形说明了控制电路的可行性。   然后,根据设计出的试验参数,对电路的软开关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比较有、无辅助支路时的仿真波形,说明了辅助支路对变换器软开关实现的作用。   最后,本论文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电路拓扑的优越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并对得到的试验波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了新拓扑的可行性。利用试验所得的效率参数绘制了效率曲线,并对电路进行了简要的损耗分析。
其他文献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DC-DC变换器是电动汽车充电机、光伏系统直流变换器、数据中心直流供电系统等电能变换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LLC谐振变换拓扑可实现在高开关频率下全负载范
良好的网架结构对加强中压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减少事故发生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配电网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具有较强全局优化能力的遗传算法对中压配电网变电站出线走向进行优化计算,即在负荷预测已经完成,变电站的供电区域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对高压变电站的出线单独设计,根据变电站的供电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负荷情况,实现自动布线,形成辐射型树状供电网络。为了简化分析,本文分两个阶段来解决中压配
根据目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水电站生产数据不再是只运行于一个闭环系统中,还要输出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供生产业务分析和管理决策用。随着长江电力股份公司网络建设基础设
织物的克重是织物成品检验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合格率与生产进度。因此,在生产中实现对织物克重的准确检测对指导生产实践,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