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工程承包公司加快了对外投资的步伐。与此同时,很多因预算紧张等原因无力独自兴建大型工程项目的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倾向于借助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进中国资本投资本国的大型工程项目。在此背景下,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抢占市场,逐渐尝试以BOT等新型融资模式参与到国际工程承包建设中,在很多项目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晚,BOT项目融资方式的运用不够成熟,融资风险识别不够缜密,以致有些项目遭遇失败,给项目公司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深入研究海外BOT项目融资风险对工程承包企业尤为重要,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融资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咨询参与项目的专家及管理人员,对项目融资过程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法律、建设、运营、移交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构建ISM模型,将各影响因素分层,然后根据所构建的模型,用ANP方法确定各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得出影响风险评价的主要因素并分析风险应对措施,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对我国的海外BOT项目风险管理提出建议。通过将ISM和ANP方法应用到具体案例分析中,对我国企业进行海外BOT融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