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是伴随着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它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方式激励人们各尽所能,极大地增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却自发、盲目、遵循优胜劣汰,造成贫富对立、两级分化。而市场经济一旦被纳入到社会主义,就必然的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要求,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同时需要德治作基础。法治与德治在作用于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表现为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法治有助于优良道德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道德有助于法治调整的顺利进行。所以,以健全的法治为依托,同时兼顾道德的内在约束机制,才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法治体系,进而保障市场经济更加有序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反映其诉求的上层建筑即民主的运行方式要体现出对人类全局,长远利益的关怀。选举民主天生属于精英,难以体现出对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关注,而协商民主展现的是一种开放、和谐的意见形成过程,协商要素的导入可以提升民主的质量,改善民主结果。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体系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做到这一点,可以从政治制度层面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方面的利益调整和变化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保障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创造一种: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保障的社会环境,避免贫富悬殊和造成两极分化。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践行公平正义可以有效地保护弱者,缓和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保驾护航。教育公平可谓社会公平的起点。通过教育可以使人的能力趋同,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平等。在教育普及体系中创造按个性发展的条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进而从根源上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不公问题。以上四个方面可谓分别从法治体系、民主政治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普及体系层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提供了保障,而这四个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一个体系,从整体来看,可以称之为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到以上四个方面的合理发展,方能体现出它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面,也只有这样,它才能为自身的出现提供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