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5'非编码区顺式作用元件的解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此病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是世界养猪业的一个巨大的威胁。近年来,此病给各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病毒分为两个基因型,Ⅰ型(欧洲型)和Ⅱ型(北美型)。关于PRRSV基因组RNA的复制、亚基因组mRNA的合成和蛋白翻译、病毒颗粒组装以及病毒致病机理等许多问题目前正待解决。目前,大量研究已经证明,PRRSV基因组的5'非编码区(5'UTR)对病毒复制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对其存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调控功能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实验室构建的Ⅱ型PRRSV全长感染性克隆,构建了一系列5'UTR5'端缺失突变体以及两型UTR互换的突变体,通过RNA/DNA转染、病毒拯救、病毒学分析等,初步解析了的PRRSV5'UTR一些顺式作用元件的结构与功能,对进一步剖析病毒致病机理有重要意义。现将研究内容简述如下: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5'非翻译区存在与病毒感染性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本研究基于北美型(Ⅱ型)PRRSV弱毒株感染性克隆pAPRRS的骨架,构建了一系列在5'UTR5'端缺失的突变全长克隆,通过体外转录的RNA转染和直接DNA转染,病毒拯救及后续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PRRSV5'UTR的5'端前3个碱基可以缺失,对病毒的感染性基本无影响;5'端前16个碱基的保守性对病毒非必需,但是拯救的病毒随着碱基缺失的增多,复制的第一轮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的滴度明显降低,其后随着突变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传代,其复制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降低的趋势未改变。缺失突变病毒的5'端被一系列AU-rich的序列来修复。后续对5'UTR进行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发现,外源序列使得SL1得以修复,综上所述,病毒5'端前16个碱基的保守性对病毒复制是非必须的,其所形成的SL1对病毒的感染性至关重要。   2.5'UTR5'端序列缺失体外源序列修复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组5'非翻译区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利用上述5'UTR5'末端缺失的突变体病毒,利用5'RACE技术对突变病毒的5'末端进行测序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拯救病毒5'末端的突变位点能被一些未知来源的AU-rich外源序列所修复。鉴于T7启动子与CMV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有所不同,我们人为引入一段GC-rich的序列以判断上述修复过程是否为模板依赖性。结果证明,病毒的外源序列修复机制是非模板依赖性的。通过二级结构预测分析发现,在PRRSV5'UTR中的第一个茎环结构(SL1)是病毒感染性必不可少的。   3.基于Ⅱ型PRRSV基因组骨架,Ⅰ型5'UTR在功能上可以完全替代Ⅱ型的5'UTR发挥作用本研究将欧洲型PRRSV5'UTR替换入北美型PRRSV弱毒株感染性克隆pAPRRS的骨架中,构建pAPLV5。经过DNA转染入MARC-145细胞系中,经过两次传代,拯救出嵌合病毒vAPLV5。嵌合病毒与亲本病毒进行病毒学分析比较发现,在病毒复制、空斑形态、基因组负链复制和亚基因组转录等层面,嵌合病毒与亲本毒差异不显著。Ⅰ型5'UTR在功能上可完全替代Ⅱ型的5'UTR。   4.异源5'非翻译区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性拯救过程中的功能解析为了进一步分析Ⅰ型5'UTR是如何在Ⅱ型PRRSV骨架上发挥作用的,通过对嵌合病毒的全长测序发现,嵌合病毒基因组较亲本病毒发生了碱基突变,突变主要集中于Nsp2和Nsp9位置。我们将可能与5'UTR发挥调控作用相关的Nsp9位置(病毒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的四处突变位点引入嵌合病毒的感染性克隆pAPLV5,所构建的四个突变嵌合克隆转染MARC-145细胞后无需传代即产生细胞病变(CPE)。且病毒滴度较原嵌合病毒vAPLV5高,病毒空斑形态较vAPLV5小。通过半定量负链和亚基因组检测发现,突变嵌合病毒的RNA合成水平也较亲本嵌合病毒高。由此可见病毒5'UTR发挥作用是与RdRp密切相关的,异源的5'UTR通过突变的RdRp共同作用完成病毒的拯救过程,发挥其调控作用。   本研究第一次报道了PRRSVⅠ型5'UTR在Ⅱ型基因组骨架上能完全发挥调控作用,在功能上是可以替换的。另外对5'UTR5'端外源修复序列的来源问题进行了探索,发现病毒的修复过程并不是模板依赖性的,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PRRSV5'UTR的一级序列及可能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解析,为进一步剖析PRRSV5'UTR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研发基因工程标识疫苗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我校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中学,多数学生小学英语学得不扎实、发音很不准确,英语学习方法和习惯基本空白,因此,对于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若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成为恶习,将贻误终生。错过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将是十分艰难的。因此,抓好习惯培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我认为七年级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便捷,现成的教案教辅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唾手可得,教师的惰性也在其中滋生蔓延,加之过度的社会竞争也给新时代的教师带来过重的工作压力,从而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转入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导致课堂效率下降。另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本人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
因为英语教学属于非母语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淡,基础相对薄弱,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所以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英语学习后进生。他们有的在英语学习上采取能拖就拖的方式,跟老师打“游击战”,即你看到我,我就给你学点,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就偷偷地玩一会或者做别的事情;不少学生甚至干脆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方式——在课堂上不仅连课本都懒得翻,甚至公然睡起大觉,大有向英语课堂公开宣战的意味。针对种种厌学情况,我
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21世纪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代新人。英语教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并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那么,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认
英语书面表达是初中英语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它是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及书写能力的综合考查。英语教学主要是教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说、读是写的基础,写是口头交际的书面再现,是更高层次的英语信息交流,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因而常常被视为衡量英语综合交际能力的试金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写作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英语写作困难大,耗时多,用途小,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自我”是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习得体验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并且具有保护性能的一种心理障碍,“语言自我”是否具有灵活性是能否学好外语的一个重要因素。低年级学生对母语的正规学习也是处于起步阶段,母语具有的保护性心理尚未建立起来,“语言自我”灵活性高,接受和学习性的语言能力强,此时学习新的语言、语言信息就容易摄入。可以这样说,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从话语向信息转化的过程中,是对语言最敏感,学习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目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加以运用,进行沟通与交流,然而由于我国考试制度,教师对读写的重视度远超听说,可以说一般学校中的英语氛围接近于零。本文对口语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力求使学生能够说得更加自信、快乐与充实,让学校的英语氛围更加浓厚。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交流现状 改善策略  一  当婴儿呱呱落地时,他不懂何为言语,何为交流,但他懂得哭闹,因为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