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创作中期三部器乐作品和声研究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作曲技法逐渐传入中国,我国的音乐风格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作曲家通过吸取学习西方传统作曲技法并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并追求凸显个性的音乐创作风格。马思聪作为中国近现代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中既有传统西方音乐中严谨的结构技法同时还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本文聚焦于马思聪从法国学习作曲回国后创作中期的三部器乐作品《新疆狂想曲》、《山林之歌》、《第二交响曲》,这三部作品是马思聪受法国创作技法影响的较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马思聪浓郁的民族情感。国内外资料显示尚未见对马思聪的这三部作品的专门和声研究,此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本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马思聪的生活与创作经历,并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明确本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从“调式材料”、“和弦材料”、“和声材料关系”三个方面,分析马思聪的这三部器乐作品,并进行概括与归纳。最后一章则是对马思聪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以及美学意义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马思聪的和声技法将中西方的音乐元素与思维技法融合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显示了其创作中期的美学追求。马思聪所生活的人文环境使其作品中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他的音乐作品中有的富于辉煌磅礴的力量感,有的则刻画了符合中国近现代历史以及当时社会状况的细腻情感。笔者通过对马思聪这三部作品的和声技法研究,期望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马思聪的创作技法,为其他人理解马思聪这位作曲家提供一些参考,并试图引起我国的理论家对马思聪这位作曲家研究的进一步关注。
其他文献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及料液样品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油、丙二醇和山梨醇的方法,即先用超纯水萃取烟草样品或溶解料液,而后用Waters Sep—Park—C1
脱毒马铃薯原种是马铃薯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推广种植优质脱毒马铃薯尤为重要。脱毒马铃薯原种是繁育良种的惟一种源,如何加快原种扩繁生产一
为开发新型烟用香料,将香叶醇糖苷添加到卷烟中,而后进行烟气分析和评吸。结果表明:含香叶醇糖苷的卷烟烟气中释放出香叶醇,释放量基本与添加量成正比,且释香均匀,香气饱满。结论:香
研究了天然型脱落酸(S-ABA)和B、Zn、Mo3种微量元素浸种对红花大金元、NC82、云烟87和贵烟4号4种烤烟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Zn、Mo3种微量元素能明显提高试验
目的 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会引起很多疾病,比如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MIDD)。目前MIDD的临床治疗相当困难,人们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手段,采用RNA干扰技术、锌指核酸酶、转录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