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F1R突变引起的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伴轴突球状体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2例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伴轴突球状体(HDLS)是一种具有高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白质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人格和行为改变、帕金森症、偏瘫及癫痫等。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基因突变是HDLS的致病突变。国内CSF1R突变的HDLS相关的报道较少。方法:我们报道了2例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及肢体无力的脑白质病患者,使用二代测序进行脑白质病基因检测。使用关键词“hereditary diffuse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或“HDLS”在pubmed及www.cnki.net上进行了文献检索,包括英文和中文文献,收集已报道的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的HDLS病例,对HDLS的临床表型、影像特征、遗传学特征进行综述。结果:患者1为40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右侧肢体无力和认知功能减退。其母亲和阿姨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并在中年时死亡。基因检测发现CSF1R基因c.1952G>A(p.G651E)杂合错义突变,该突变在HGMDpro数据库和ExAC数据库中均未检出,SIFT、Polyphen2和Mutation Taste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对蛋白质功能有影响,根据ACMG标准为可能致病。患者2为39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及言语障碍。基因检测发现已知的CSF1R c.2701C>T(p.P901S)杂合错义突变。两者的MRI均显示双侧侧脑室旁白质病变及胼胝体萎缩。文献综述显示HDLS的发病年龄为10-7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3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认知障碍(87%),其次是精神行为异常(55%)和帕金森综合征(41%),其他症状包括偏瘫,癫痫发作,步态障碍,吞咽困难等。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90%),病变部位主要位于侧脑室周围(67%),脑萎缩(37%)和胼胝体变薄(35%)。研究中所检测的80个CSF1R突变位点均位于由外显子12-21编码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内,并且主要集中于外显子18-19(43个突变)编码的远端激酶结构域。结论:HDLS的主要临床症状及最常见的初始症状为认知障碍,其次为精神行为异常及偏瘫。MRI主要表现为双侧白质病变和侧脑室扩张、胼胝体萎缩,CT可见脑白质中存在钙化。HDLS患者中CSF1R突变位点几乎都位于CSF1R的TKD结构域内,且主要发生在TKD结构域的远端部分,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丧失可能是HDLS致病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99mTc-3PRGD2 SPECT/CT显像对口腔恶性肿瘤及颈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并与18F-FDG PET/CT显像进行比较;评估口腔恶性肿瘤对99mTc-3PRGD2及18F-FDG的摄取与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水平及Ki67指数的相关性。方法:22例临床疑似口腔恶性肿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行99mTc-3PRGD2SPECT/CT全身平面显像及头颈部断层显像,同期(1周内)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中学生网络欺负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南宁一所初中、桂林一所高中共688名中学生为研究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以期了解当前中学生网络欺负、网络被欺负行为的发展现状;并深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以及移情、道德推脱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在本研究中,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的发生率较低,分别为5.8%、16.1%。(2)网
目的:根据阴囊急症患者临床资料建立睾丸扭转预测模型,并通过内部验证评估其对阴囊急症中睾丸扭转的诊断能力,同时通过基因测序筛查潜在致病基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2月-2019年05月期间,阴囊急症患者199例临床资料,通过手术确诊及治疗结果分为睾丸扭转组和非睾丸扭转组。所有研究对象中通过随机抽样选择80%(159例)为建模组,其余20%(40例)为验证组;利用统计学分
目的:探讨老年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99例2015年3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确诊的IMN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中青年组(年龄18~59岁),对两组IM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对比。进行随访观察,通过Kaplan-Meier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肾功能减退及
目的:比较动脉增压与静脉超引流对皮瓣坏死率的影响,为提高皮瓣存活面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SD大鼠74只,雄性,体重(350±20)g,分成10组,设计以左髂腰穿支血管为蒂,建立1.5cm×15cm鼠背跨区供血马蹄形皮瓣动物模型,采用数码相机拍照、激光散斑血流成像、HE染色等方法,重点观察:(1)实验动物生存状态;(2)皮瓣术后第7 d的坏死面积与坏死率;(3)动脉增压和静脉超引流皮瓣(蒂部、
学位
目的:分析单中心手术团队独立完成的74例应用蔡氏套管器腹腔镜辅助经自然腔道取标本(laparoscopic-assisted 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LA-NOSE)直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单中心手术团队已完成应用蔡氏套管器LA-NOSE直乙状结肠癌根治术74例。回顾分析74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移动平
目的:本实验通过使用差相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计数(subtraction enrichment and immunostaining-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E-iFISH)检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数量及RT-q PCR检测相关表型标志物的mRNA表达情况,分析CTC及其表
目的:回顾性分析就诊我院神经内科的386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的影响因素,危象前状态进展至肌无力危象的影响因素和不同血清抗体的MG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4月至2019年9月
牛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是一种重要的凝集素蛋白,在肺脏防御病原体的入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牛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给全球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学者报道天然牛SP-A蛋白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有抑制作用,为了探究重组牛SP-A蛋白是否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有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