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肝化瘀利湿”理论的柔肝灵组方对肝纤维化干预作用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探讨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总结肝纤维化的中医治则治法。同时观察以“柔肝化瘀利湿”理论为指导下的柔肝灵组方对于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从中医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对肝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理论探索,结合肝脏的生理特性总结出肝纤维化的治疗原则。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收集59例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组用药,来对比观察柔肝灵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最后以疗效结果作为印证“柔肝化瘀利湿”这一治疗理论正确性的依据。  结果:临床研究显示经过了16周的治疗后,治疗组对患者肝区不适、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闷腹胀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对ALT、AST和GGT的改善以及肝纤维化血清学各项指标上的降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性。组间比较时我们发现,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症状和AST的下降上较对照组更为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86%,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停药后第8周随访情况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过了16周的用药观察和8周的随访观察,我们发现柔肝灵颗粒治疗肝郁脾虚、痰湿血瘀型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显著、稳定而安全。该试验结果令人欣喜并达到了我们预期。柔肝灵组方良好的临床疗效,表明该组方用药的准确与精当,也充分印证了“柔肝化瘀利湿”这一理论的正确性。该理论明确阐述了肝纤维化的病机演变机制,抓住了关键的病理因素,我们在该理论指导下,在祛邪而不伤正的基础上,应用柔肝灵治疗肝纤维化,一方面发挥了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对日后应用祖国医学防治肝纤维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开辟了新的辨证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宫糜散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湿热下注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宫糜散组(治疗组)、阿希米凝胶组(对照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从宫颈糜烂
为了落实有效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入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有效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并着意用有效教学的要求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仅从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谈谈我用有效教学的要求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选择恰当教法,科学进行语文有效教学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与老师辛勤的教导和采取可行的、
期刊
目的:探讨清热止痒颗粒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IL-4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止痒颗粒治疗;对
汉语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师感觉棘手的问题。拼音字母是表音符号、难识、难记、易混、易忘,要求一年级的新生在入学后的一个月内既要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又要学会拼读、书写是比较困难的。入学的新生对于拼音学习没有新鲜感,因为他们在学前班已经学过声母、韵母,但是发音和书写不规范,需要重新纠正,这给拼音教学带来难度。因此,在教学拼音时,我十分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
期刊
目前,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从多年来的实验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和与之配套的语文教材(语文版)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广大教师认为: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给语文课吹进了一股春风,给语文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之幸,也是千千万万学生之福。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位,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有一些粗浅的思考和体会,现将它写出来,与各位同行共
期刊
目的:观察创愈液治疗轻中度Ⅱ°烧伤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的不良反应,并通过对大鼠烧伤模型创面组织中不同时间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检测,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
目的:本课题研究旨在比较手法复位三合一夹板外固定与手术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手法复位三合一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作用机理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训练写字来巩固识字。学生既认识所学的生字,又能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学生能把字端正、整洁、规范的书写出来,可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对他的学习也有很大好处。小学阶段学生字的好坏必须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在写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写字的能力。所以必须加强小学生的写字教学。  一、发挥榜样作用  培养学生的
期刊
目的:观察补虚解毒汤结合西医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临床确诊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服用补虚解毒汤,并联合CPT-1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