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住低训对少年女子低血色素运动员红细胞膜流动性和有氧能力的影响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i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住低训是近年来被提出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指的是运动员居住在高原上(2500m左右)或低氧舱内,而在常氧处(300m以下)训练。为了探讨高住低训方法对运动性低血色素运动员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有氧能力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本研究选取14名运动性低血色素运动员,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低氧组6名,对照组8名,低氧组每天晚上20:00——第二天早上7:00居住在模拟2500m高度的低氧房,白天在常氧下训练;对照组晚上住在常氧房间,白天在常氧下训练。要求低氧组和对照组白天训练、饮食一致。另外低氧组每周进行三次为时25分钟的低氧下功率车训练(70%VO2max);对照组每周进行三次为时25分钟的常氧下功率车训练(80%VO2max),在进行功率车训练的当天不训练。训练和低氧训练持续时间为25天。实验前后测量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和乳酸无氧阈。分别在实验前、急性低氧暴露后(11个小时后)、一周后、两周后和三周半(第25天)取受试者的晨血,测量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研究发现:(1)模拟25天海拔2500m高住低训后,低氧组运动员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在前15天出现上升趋势,并且在第22天,红细胞膜流动性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对照组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不明显。(2)在模拟海拔2500m高住低训过程中,低氧组运动员在低氧环境中运动的SpO2显著升高(P<0.05),并且SpO2恢复到安静时的速度显著加快(P<0.05)。(3) 25天模拟海拔2500m高住低训后,所有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均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低氧组运动员的乳酸无氧阈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乳酸无氧阈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高住低训能够提高低血色素运动员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并且能够提高运动员在低氧环境下运动时的SpO2以及SpO2的恢复速度。
其他文献
断层解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对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基础知识依赖性很强,个体差异也造成每套标本的不一致性,教学难度较大,需要掌握的名词多、记忆难。多媒体教学作为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了投资多元化的阶段,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渠道已初步形成,但如何构建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体制,缓解高等教育投资不足,改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明确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教育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教
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素质、生理生化指标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科学选材及评定,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所必须做的工作之一,是选拔
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讲,以教学为主高校的教育质量更主要由人才培养的质量来体现。对人才培养起直接作用的是教师,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
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将影响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与发展,但是目前对教师科学探究观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将研究问题聚焦在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探究观上。本文在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