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住低训是近年来被提出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指的是运动员居住在高原上(2500m左右)或低氧舱内,而在常氧处(300m以下)训练。为了探讨高住低训方法对运动性低血色素运动员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有氧能力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本研究选取14名运动性低血色素运动员,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低氧组6名,对照组8名,低氧组每天晚上20:00——第二天早上7:00居住在模拟2500m高度的低氧房,白天在常氧下训练;对照组晚上住在常氧房间,白天在常氧下训练。要求低氧组和对照组白天训练、饮食一致。另外低氧组每周进行三次为时25分钟的低氧下功率车训练(70%VO2max);对照组每周进行三次为时25分钟的常氧下功率车训练(80%VO2max),在进行功率车训练的当天不训练。训练和低氧训练持续时间为25天。实验前后测量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和乳酸无氧阈。分别在实验前、急性低氧暴露后(11个小时后)、一周后、两周后和三周半(第25天)取受试者的晨血,测量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研究发现:(1)模拟25天海拔2500m高住低训后,低氧组运动员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在前15天出现上升趋势,并且在第22天,红细胞膜流动性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对照组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不明显。(2)在模拟海拔2500m高住低训过程中,低氧组运动员在低氧环境中运动的SpO2显著升高(P<0.05),并且SpO2恢复到安静时的速度显著加快(P<0.05)。(3) 25天模拟海拔2500m高住低训后,所有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均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低氧组运动员的乳酸无氧阈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乳酸无氧阈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高住低训能够提高低血色素运动员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并且能够提高运动员在低氧环境下运动时的SpO2以及SpO2的恢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