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TACE对肝储备功能的影响并探索简易的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材料与方法:21例行TACE的Ⅰa~Ⅱc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采用血清透明质酸(HA)、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五项指标制定肝储备功能计分分级结合并对比Child-Pugh分级分别于术前1~3天、术后3~7天及术后4~6周检测不同插管水平、碘油用量、肿瘤大小的情况下TACE对肝储备功能的影响。试定肝储备功能计分分级方法:HA<150ng/ml、PT延长<3秒、TAB<15umol/L、TBIL<34umol/L、ALB>35g/L记1分,HA150~200ng/ml、PT延长3~5秒、TAB15~42umol/L、TBIL34~51umol/L、ALB28~35g/L记2分,HA>200ng/ml、PT延长>5秒、TAB>42umol/L、TBIL>51umol/L、ALB<28g/L记3分,合计5~6分为肝储备功能1级,7~9分为2级,10~15分为3级。2)采用肝脏CT灌注成像于术前1~3天及术后4~6周评价非瘤肝实质的肝动脉灌注、门静脉灌注及肝动脉灌注分数,分析肝实质灌注与肝储备功能的关系。结果:1.制定的肝储备功能分级与Child-Pugh分级高度相关(r=0.886,P=0.000),而较Child-Pugh分级具有更高的异常率。2.不同情况下TACE后肝储备功能计分的改变不同:a)于肝段/亚肝段水平行TACE者术后肝储备功能计分无明显改变;于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水平行TACE者术后肝储备功能计分升高明显。b)当肿瘤直径>8cm时术后肝储备功能计分升高明显。c)不同碘油用量(6-30ml)组间术后储备功能计分无明显差异。3.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灌注分数与HA、PT、TBA、TBIL呈正相关;门静脉灌注与HA、PT呈负相关;4.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灌注分数随着肝储备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升高而增加;门静脉灌注于肝储备功能3级、Child-Pugh C级时显着减少。5.肝动脉灌注分数显着升高(>50%)者肝储备功能计分、Child-Pugh计分显着升高。6.术后肝动脉灌注增加、门脉灌注减少者术后肝储备功能计分、Child-Pugh计分显着升高。结论:1.TACE对肝储备功能有一定损伤性,应尽量争取行肝段/亚肝段栓塞,将TACE对肝储备功能的损伤减至最小。2.首次试定的肝储备功能计分分级结合child分级及肝CT灌注成像为简易而较全面的评估肝储备功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