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三地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初显成效。但无论是京津冀农产品流通规模,还是农产品批零企业营运速度和效益都仍然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是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的表现。因而,从流通效率角度对京津冀农产品进行研究,了解京津冀农产品流通现状及存在问题,把握其流通效率的真实水平,明晰其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对于提高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其流通体系创新,促进京津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在投入—产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市场整合理论、关系契约理论、供应链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流通现状进行了分析,宏观把握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SEDEA—面板回归的综合方法分两步研究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首先对流通效率进行测算,创新性将市场整合因素作为投入指标之一融入投入—产出体系;其次以流通效率值为因变量,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回归,探究影响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市场分割指数、农产品批零从业人员、批零业利润率对流通效率呈负面影响,交通里程、批零系数、批零业集中度对流通效率呈正面影响。基于对各因素影响机制的分析,本文提出市场整合、物流协同、规模发展三大提高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路径。最后,根据全文结论对政府和企业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