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三地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初显成效。但无论是京津冀农产品流通规模,还是农产品批零企业营运速度和效益都仍然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是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的表现。因而,从流通效率角度对京津冀农产品进行研究,了解京津冀农产品流通现状及存在问题,把握其流通效率的真实水平,明晰其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对于提高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其流通体系创新,促进京津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在投入—产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市场整合理论、关系契约理论、供应链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流通现状进行了分析,宏观把握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SEDEA—面板回归的综合方法分两步研究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首先对流通效率进行测算,创新性将市场整合因素作为投入指标之一融入投入—产出体系;其次以流通效率值为因变量,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回归,探究影响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市场分割指数、农产品批零从业人员、批零业利润率对流通效率呈负面影响,交通里程、批零系数、批零业集中度对流通效率呈正面影响。基于对各因素影响机制的分析,本文提出市场整合、物流协同、规模发展三大提高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路径。最后,根据全文结论对政府和企业提出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正> "心理战是军事战、经济战的总体战争的中心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博林这句名言一语道破了军事心理学在战争中的作用。1940年4月9日,德国法西斯采取典型的恐吓心理战术,以
主客二元思维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人”被抽象化和对象化,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和需求,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程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藉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的人学平
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营商环境是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把握原则要求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鉴于营商环境在政府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完善营商环境政策十分必要。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从制度层面为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取向。近年来,黑龙江省注重营商环境建设,《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2019年落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国家的信息安全和信息主权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