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线莲属(Clematis L.)花型独特,花色多变,素有“藤本皇后”的美誉,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然而该属植物的耐热适应性普遍不佳,也成为其在我国江南地区园林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原产浙江的山木通(Clematis finetiana)和扬子铁线莲(Clematis ganpiniana)花期长、花量大、攀爬能力强,同时存在叶色、花色的自然变异类型,是观赏品种选育的优良材料,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价值。本文以这两种铁线莲属植物的3年生实生植株为试材,对其在引种地的光合适应性进行观测和评价,为园林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同时,拟通过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的方法,扩大山木通和扬子铁线莲在园林园艺中的应用,为铁线莲属植物观赏新品种的选育积累种质材料。相关研究结果如下: (1)春季5月与夏季8月,山木通光饱和点在1100-1200μmol·m-2·s-1,光补偿点在18-20μmol·m-2·s-1之间;扬子铁线莲光饱和点与山木通相似,光补偿点差异显著,5月光补偿点为24.78μmol·-2·s-1,8月光补偿点为61.35μmol·m-2·s-1。5月与8月,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且没有光合午休现象发生,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ond)变化与Pn相似,胞间CO2浓度(Ci)变化趋势与其相反,呈“V”型曲线变化,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8月,两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除F0外,Fv/Fm、Fvˊ/Fmˊ、ФPSⅡ、qP和NPQ值均较5月有所下降,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扬子铁线莲较山木通下降更显著。综合分析可知,山木通与扬子铁线莲对光照适应性较强,8月高温对山木通叶片光合作用无明显影响,对扬子铁线莲影响较显著,表明山木通对高温适应性优于扬子铁线莲。 (2)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对山木通插穗生根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各因素的主次效应为激素种类>激素浓度>扦插基质>处理时间。本次试验山木通扦插最佳组合为:选用100 mg/L IBA浸泡插穗2 h,扦插于河沙中。山木通扦插以皮部生根为主,属于皮部生根型。 (3)在山木通插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随着生根进程发生变化,均在不定根形成期含量下降。淀粉含量在整个生根中呈持续下将趋势,激素处理的插穗淀粉降解速度大于清水对照组。插穗生根过程中POD、IAAO、PPO均在不定根诱导期上升,根系的形成期下降,IAAO在整个生根过程中酶活变化幅度较小。生根剂处理的插穗酶活性高于对照组插穗。山木通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关系密切,处理组与对照组内源激素含量除 ZR外变化趋势均相同。内源 IAA含量与IAA/ABA比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在不定根诱导期上升,表达期下降,伸长期回升;ABA与GA3含量与IA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即诱导期下降,表达期升高,伸长生长期又下降;ZR含量在不定根形成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定根诱导阶段和伸长生长阶段需要较高含量的IAA和低浓度的ABA、GA3,IBA处理能够提高插穗内IAA含量,降低ABA、GA3、ZR的含量,对山木通插穗生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扬子铁线莲带芽茎段、不带芽茎段及叶柄以5min0.1%升汞消毒效果最佳,叶片以0.1%升汞消毒3min效果最佳。扬子铁线莲带芽茎段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1+NAA0.1 mg﹒L-1,萌发率达到56.70%。在以扬子铁线莲不带芽茎段和叶柄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中,诱导率较低,愈伤组织状态较差,不适宜增殖培养。两种外植体均以MS+6-BA1.0 mg﹒L-1+NAA0.5 mg﹒L-1+2,4-D0.1 mg﹒L-1为最佳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16.70%和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