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尔可夫过程描述多孔介质中弥散现象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本文对混相驱油和化学驱油中都存在的弥散现象进行了研究,由于注入的溶液与地层中流体存在浓度差异、孔隙通道的随机性,得出溶质在孔隙中运动是分子扩散和对流弥散共同作用的。分析这种作用过程,认为溶质粒子在孔隙介质中的位移是马尔可夫过程。并假设岩心是均质的,根据随机过程中的扩散过程,不考虑溶质在孔隙中的吸附和沉淀现象,推导出一维对流-弥散方程,并对其进行无因次化,用Crank-Nicolson型隐式差分法对方程求数值解。文中对粒子在无限大油藏中运动的转移概率求得解析解;用数值方法得到无限大油藏中不同时刻的浓度分布曲线。分析了半无限大油藏中弥散系数和渗流速度不同对浓度曲线和穿透曲线的影响,他们的影响可归结为无因次弥散率对弥散现象的影响。分别对有限长岩心进行连续注入和注段塞的情况进行了求解,分析了无因次弥散率不同对浓度曲线和穿透曲线的影响。几种情况的曲线说明无因次弥散率越大,弥散程度越大;当无因次弥散率小于某一值时,浓度曲线和穿透曲线没有变化。文中用岩心对弥散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用有限长岩心中流体的传输模型计算的数值与实验数据相符合。说明文中建立的对流-弥散方程,及采用的解法是可行的。本文提出一种建立对流-弥散方程的方法,对研究对流-弥散现象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是以生产储油船为基础,集生产系统和人员居住为一体的海洋大型生产基地,与固定式海洋平台相比,FPSO具有建
姬塬地区马家山-堡子湾油田是姬塬油田的主力区块,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规划2006~2008年三年期间,在已建产能的基础上,在马家山-堡子湾油田再新建产能135.8×104t/a,建采油井12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可自移式巷道辅助安全支护设备。与掘进机配套使用可加快巷道开拓进度,在回收巷道金属支架和锚杆时使用,快速安全回收节省坑木。该设备主要用于巷道顶板支
水平井技术是当今世界石油工业中最具开发前景的技术之一,该技术的运用对进一步提高油气井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水平井对地层的适应性则直接影响到油气田开发的综
双河油田的大部分区块已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期,稳产形势比较严峻。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已经从矿场试验阶段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阶段。研究聚合物驱动态变
本论文综合运用凝点法、流变性测量技术和DSC热分析技术等对原油降凝剂的复配方法和复配理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有机化学、石油化学、油田化学、物理化学、胶体与表面化学和原
尾矿库是保障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矿山企业的重大危险源。长期以来,我国尾矿库安全监测方式处于较低水平,尾矿库事故有上升趋势。目前人工监测方式有监测不及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