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召开十八大以后,文化产业政策就成为中国出台经济政策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愈发凸显文化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另一方面,学术界关于国际贸易的研究也从产业间过渡到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不仅可以影响国际分工,还可以促进各国贸易利益增加,尽管它最初发现于发达国家,然而它对今天的发展中国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不仅可以提高一国文化竞争优势,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该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本文首先以联合国教科文对文化产品的分类为基准,将同一大类文化产品的双向贸易定义为产业内贸易,并通过G-L指数和Brülhart指数测算它的发展水平,用TM指数和GHM指数测算它的结构,通过相关分析找到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本文选取了需求相似度、外商直接投资、文化距离、经济自由度、规模经济和文化事业费这六个影响因素,利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和LSDV法进行计量检验,实证分析这六个因素是否对中国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其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异和经济自由度对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产生了明显的负面作用,而FDI和文化事业费则产生了明显的正向作用,规模经济和文化距离并无显著作用;此外,FDI和文化距离对其产业内贸易结构由低向高地转变具有显著负面作用,经济自由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GDP、规模经济和文化事业费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提出培育大型文化企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重视文化作用,走品牌化道路;加大我国财政支持,鼓励创新,优化文化产品结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