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格短篇小说犹太人两种幸福观对比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xdz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短篇小说围绕平凡的犹太人生活展开,聚焦犹太人生存现状和精神生活,解读犹太人的两种幸福观,彰显人性的光辉。本文选取辛格的六篇短篇小说,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小说中犹太人的生活现状,将犹太人分为“真实的”傻瓜和“虚幻的”聪明人。“真实的”傻瓜恪守犹太教教徒身份,以做上帝的选民为荣,不满足于实现匮乏性需要,积极发展更高层次的需要,锻造高尚的品性,在人格和灵魂上得到了升华;“虚幻的”聪明人企图摆脱犹太教传统束缚,却堕落在物质的世界里,沉迷于匮乏性需要的满足,表面生活光鲜,实际内心孤独无依。辛格的短篇小说充满激情又反映人类社会的普遍境遇。因此,犹太人的生存境遇也是全人类生存境遇的写照。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匮乏性需要的满足不足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发展性需要和超越性需要的满足才是获得幸福感的关键;真实可靠的幸福应该是源于内心,是问心无愧的平和与宁静,而不是外表光鲜后的默默垂泪。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or Text Analysis)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尤其是批评语篇分析(CDA)。而语篇的对比研究
翻译是涉及文本、译者、读者三者间复杂关系的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对翻译的研究包括文化、译本、语言等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而又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就是译文读者。忽略读者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