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多维信息的岩石薄片图像深度学习分类方法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薄片图像的分类在地质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大多使用的是人工鉴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效率比较低。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岩石薄片图像的高精度自动化分类。本文通过分析岩石薄片图像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维信息的岩石薄片图像深度学习分类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了多维信息融合策略、分块合成策略与最大似然法结果融合策略三个方面,能够综合利用岩石薄片图像的多维信息,兼顾图像的局部与全局特征,并结合了不同类型图像分类模型的结果,从而获得较高的岩石薄片图像分类准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对岩石薄片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岩石薄片图像具有消光特征、颜色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与全局组合特征。为了综合利用这些特征,提出了一种多维信息融合的策略。首先将各个角度的单偏光和正交光图像融合到一起进行主成分分析,取前三个主成分生成新图像,得到融合后的图像。然后将单偏光图像、正交光图像与融合图像分别进行训练与建模,得到单偏光图像、正交光图像和融合图像的分类模型。(2)为了确保对岩石薄片图像局部微小特征的充分挖掘,同时兼顾图像的全局特征,提出了一种分块合成的策略。首先将每块岩石薄片图像分块,然后将所有的分块图像送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建模,得到分块图像的分类模型,最后将待分类图像分块后送入分块图像的分类模型中,在得到所有的分块图像的预测结果后,将其合并统计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3)为了从不同的方面对岩石薄片图像进行分类,实现不同分类模型结果间的互补,提高分类精度,将每块待分类岩石薄片的图像分为单偏光图像、正交光图像和融合图像分别送入对应的模型,最后采用最大似然法对三个分类模型的结果进行融合。(4)利用偏光显微镜对岩石薄片在单偏光和正交光下从不同旋转角度进行拍摄,获得了砂岩、玄武岩、响岩、安山岩、流纹岩、苦橄岩、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砾岩、灰岩、橄榄岩、片岩等十三类岩石薄片图像共计4752张。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十三类岩石薄片图像进行建模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类准确性。
其他文献
涠洲11-1油田位于北部湾海域,距涠洲岛东北约41.7 km,区域构造位于北部湾盆地北部拗陷涠西南凹陷2号断层上升盘。该油田近期开发井的开发层位为角尾组二段,其特点是油藏埋深
《医用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效果出发,结合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表现,总结《医用化学》教与学过现状,列
从20世纪初开始,北京古城墙在时代变迁下经历了种种曲折的命运。时代大环境的变换导致社会话语的不断变迁,北京古城墙的兴废历史裹挟在这种社会话语的变迁过程中,记录了话语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学特征为关节滑膜炎症、滑膜细胞增生、血管翳形成以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咽喉要道,直接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微带天线以其具有剖面低、重量轻以及易于载体共形等优点,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