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全面转型发展时期,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需要升级,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我国将很难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引入外资一直以来作为我国用以发展经济,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也应顺应经济发展大势,转变引入结构,注重技术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FDI由于在服务业中资本密集度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近年来得到我国青睐。其发展既能优化经济结构,又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因此,将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纳入研究框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我国24个省份2006年—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FDI在东、中、西部的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在东部有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在中部和西部没有明显的技术溢出影响,并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FDI在我国行业内技术溢出具有门限效应,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门限的省份易于产生正向溢出,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FDI行业内技术溢出虽然不具有门限特征,但可以确定其发展水平越高越能促进技术溢出的产生。其次,本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FDI流入的地区间技术溢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在我国有明显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而且这种效应主要取决于地理距离;在地区间层面上,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制度环境和金融发展状况目前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反而制度环境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具体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