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无法避免的问题,其成因与治理也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自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已先后经历了六次明显的通货膨胀,历史上德国、巴西、阿根廷和俄罗斯都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的困扰,虽然各国产生通货膨胀的背景和原因不同,但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却一直依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总结以往的通货膨胀治理经验发现,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所取得的治理效果不尽相同,同时对于二者的过度依赖也给经济带来了一些后遗症。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理论知识,以利率、汇率与通货膨胀间的两两关系为研究突破口,对利率、汇率影响通货膨胀的传导渠道进行深入分析,并分析了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治理效果及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文末提出了增强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建议。文章首先对学者们关于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第二章中理论分析了利率与通货膨胀间的传导渠道,汇率与通货膨胀间的传导渠道以及利率与汇率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阐明了使用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第三章中论述了我国相关市场的发展历程,及我国通货膨胀治理中出现的利率政策、汇率政策间的协调与冲突。第四章采用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对于通货膨胀治理的成效。文章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增强我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建议。研究发现,利率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要明显好于汇率政策,并且利率政策对通货膨胀既表现出正向作用,又表现出了反向作用,这与前文的理论概述相一致。汇率政策无法发挥缓解通货膨胀的作用是由于我国对汇率市场存在管制,汇率仍是以服务经济发展和保证经济稳定为主,调控市场为辅。同时发现由于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存在管制,限制二者联动作用的发挥。因此,文末就如何提高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有效性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