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和分析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提供一种科学有效、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针灸疗法。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院针灸三科病房住院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调督安神针法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普通中风取穴+调督安神取穴,对照组:普通中风取穴+教材失眠取穴。采用数学统计学方法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前后各组的PSQI(匹兹堡量表)评分,SRS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PSQI(匹兹堡量表)评分组间比较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调督安神针法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组内PSQI各因子评分量表比较P值均小于0.05,在统计学具有意义;治疗后调督安神针法组和对照组PSQI总评分比较P为0.00小于0.05,在统计学具有意义,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SRSS评分组间比较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组内SRSS评分比较P值为0.00均小于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SRSS评分P值为0.00,其小于0.05,在统计学具有意义,有可比性。3.调督安神针法组和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组间比较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意义;治疗前调督安神针法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后组内NIHSS评分比较P值为0.00均小于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P值为0.01,其小于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有可比性。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P值为0.03,其小于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有可比性。结论: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均有效,二者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调督安神针刺法在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SRSS量表评分、NIHSS量表评分、睡眠疗效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3、调督安神针刺法是临床上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