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育对水稻田面水氮磷及其流失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鸭共育技术是亚洲包括我国水稻主要生产国家大力组织推广的生态农业的一种方式,可使稻田生态系统中诸多有益生物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不断促进稻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稻鸭共育技术可使稻田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土壤营养含量及微生物量均有所增加,达到较好的土壤培肥效果,提高了土壤肥力,且土壤容重有所改变,土壤结构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能转好,使稻田土壤环境向良性发展;并且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水稻和鸭肉的品质也得到提高。本试验设在桐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设置常规处理田、稻鸭共育处理示范,通过对常规处理稻田、稻
其他文献
粮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是任何一个国家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的主要利用形式耕地集合了光照、气温、降水、地形等自然资源因素,形成了以粮食为主的
马铃薯青枯病是由马铃薯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威胁到了马铃薯的正常生产,同时由于青枯病为细菌性土传病害,植株感病是系统性侵染,青枯病的
近几十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及其对自然、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全球性话题。光温水等气象要素作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自然
人体缺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营养元素失调症之一,饮食中Zn摄入量的不足被认为是引发人体Zn缺乏问题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在缺Zn问题发生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及其偏远地区,通过土施或喷施Zn肥以提高谷类作物籽粒锌含量被证明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锌强化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体Zn的重要来源,我国主要麦区土壤多处于潜在缺锌水平,在该区域土施锌肥对籽粒Zn含量和产量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而叶面喷施Zn肥能有
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北方石灰性土壤的特点,筛选出两种稳定剂,稳定剂A和稳定剂B,进行小麦和玉米季大田试验,研究两种稳定剂的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