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微流控芯片PCR阵列用于快速检测多重呼吸道感染病原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发展一种集成式微流控芯片PCR阵列系统,用于资源有限环境下的多重呼吸道感染病原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包含仪器与微流控芯片的PCR阵列系统,集成了样本裂解、核酸提取/纯化、扩增/检测功能。微流控芯片通过六个隔膜阀控制流体通路的开放与闭合,以确保流体在芯片内程序性地流动,因而顺序完成一系列分析步骤。核酸PCR扩增在预装载引物和探针的32阵列微反应室中完成,可同时检测21种呼吸道感染病原及内质控(RNase P基因)。扩增荧光信号被仪器实时采集,依据Ct值判定检测结果。研究通过标准样品分析确定了芯片法的检出限、重现性以及特异性,并通过批量临床样本检测对该芯片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考察。结果:该微流控芯片系统能够以完全集成的方式在1.5小时内完成多重呼吸道病原检测。研究通过检测系列稀释阳性对照品确认了芯片法的检出限,基于Probit回归分析(P>0.05)计算出各靶标的检出限均在1.0×103 copies·m L-1水平。对各靶标的阳性对照品进行重复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芯片法对各病原体检测的Ct值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08%-0.69%,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9%-2.66%。对多种病原体混合的阳性参考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病原体之间无交叉影响,芯片法的检测特异性为100%。批量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芯片法与传统的实时荧光PCR法具有一致性。结论:研究发展的微流控芯片多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通量适宜和分析快速的特点和优势,是资源有限环境下实现病原体快速检测的有力工具。
其他文献
鳄鱼吻部具有的优良性能与其结构特点密不可分,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种特殊的结构应用于仿生设计均值得我们深入探索。本文以菲律宾鳄鱼头骨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它的力学特性与结构间的关系,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仿生鳄鱼装置的结构设计为研究目的。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对复杂的鳄鱼头骨进行了三维重构,基于有限元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它的吻部结构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数学模型构建,最
电子封装是微电子制造的基础,焊点是电子封装系统中最薄弱的部位之一。电子封装中的焊点是由钎料经过焊接得到的,钎料的力学行为是影响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锡铅(SnPb)钎料因其力学性能优良曾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但是,由于废弃电子产品中的铅危害生物健康并污染环境,近年来各工业国家先后通过立法的形式禁止了在电子产品中的使用含铅材料。目前,在电子工业中,无铅钎料已经基本取代了锡铅钎料。在无铅钎料中
自行车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新颖、自平衡的机器人系统,是机构学、控制工程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固有结构限制,现有自行车机器人均存在负载能力不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多节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多节拖挂式自行车机器人由双轮牵引车,通过转向关节挂接一节以上的挂接车而构成,通过增加挂接车的数量来提高系统负载能力。揭示机器人系统的约束特性,是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研究背景及目的干细胞治疗可以用于修复和再生受损的心肌组织,然而移植细胞存活率低下限制其治疗效应。外泌体通过介导细胞存活和细胞间的相互联系调控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Rab27a,属于GTPases家族成员,在外泌体释放过程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拟探究心梗后恶劣环境中受损心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是否加重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损伤。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H2O2刺激细胞模拟心梗后局部环境中氧化应激损伤,将
随着5G时代的逐步临近,功率器件持续向高频率、高功率化发展,导致设备的功耗不断增大,发热量也随之快速上升。为了解决此问题,电子产品在设计时加入了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导热材料。然而,传统的金属导热材料由于自身散热能力的缺陷,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开发更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石墨为原料,通过电泳沉积和真空热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高导热石墨烯/铜(Gr-Cu)层状复合材料。本文的主要研究
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其发生发展过程常伴有前列腺癌细胞内基因的异常表达,基因组不规律改变与前列腺癌的产生发展已成为研究前列腺癌致病机制的一大重点。神经纤毛以及类似透拉蛋白2(neuropilin and tolloid-like 2,NETO2)基因位于人类16号染色体,编码单次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是结直肠癌中最常见发生突变的致癌基因,是驱动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以及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之一,同时提示患者对于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抑郁症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已经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是药物和心理干预。最近有文献指出,运动作为一种健康有效的抗抑郁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Carrard等在2018年的研究发现,外周注射L-乳酸(L-lactate,LA)具有抗抑郁作用,而乳酸(Lactate)是运动过程中大量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因此,我们联想到,乳酸可能是运动抗抑郁的调
背景和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生与社会发展情况、HPV感染等密切相关。目前宫颈癌的治疗策略不仅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传统方法,基因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新兴的治疗手段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这为罹患宫颈癌的女性带来了福音。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比如治疗不彻底导致的复发、术后并发症多、药物毒副作用大以及治疗费用高昂等。因此,寻找高效
目的:探究自闭症谱系障碍青少年患者语言中枢静息态功能连接模式及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公开数据库ABIDE I及ABIDE II中169名右利手男性青少年自闭症患者(年龄13.6±2.3岁)及195名正常被试(年龄13.1±2.4岁)。所有被试均经磁共振扫描获得T1W结构相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图像。使用Neuro Synth自动化神经影像ALE元分析系统,得出大脑语言相关的ALE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