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流模型的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并行算法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forsoot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处理问题的规模越来越大,计算机硬件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已经进入到多核体系结构、个人高性能计算机、千万亿次并行机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和满足各应用领域对计算能力日益剧增的需求,并行计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天体物理、流体力学、油藏建模、海洋环流、中长期天气预报、地震数据处理、生物信息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管理、图像处理以及商用搜索引擎等领域。根据处理器架构和存储器类型的不同,并行计算分为分布式并行计算和共享存储并行计算。分布式并行计算一般采用消息传递模型,MPI(消息传递接口)是当前的消息传递编程标准,具有可移植性好,高效率等优点。而OpenMP是共享存储模型的标准,对于描述单个SMP节点内部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更加有效。目前结合两者优势的MPI+OpenMP多层次并行编程模型已成为主流编程技术,这种并行编程模型在多核体系结构中能够充分地发挥MPI与OpenMP之间的互补优势。本文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中的基于网络模型的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算法为应用基础,针对海量SAR数据处理面临计算资源不足和相对运算效率不高的问题,将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算法进行并行化以提高相位解缠的运算效率,为InSAR数据处理中其他环节的并行处理奠定基础。本文首先研究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并行计算技术以及一些经典的并行编程模型,然后选择MPI和OpenMP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它们的编程模型以及MPI+OpenMP多层次并行编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串行算法,挖掘该算法的内在并行性,设计与实现了基于MPI的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并行算法,并进一步分析了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串行算法中可细粒度并行计算的代码,实现了基于MPI+OpenMP多层次并行编程的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并行算法。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对MPI环境和多层次并行编程MPI+OpenMP环境下的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并行算法进行了不同计算规模的性能比较实验,验证了多层次并行编程具有良好的并行计算加速性能。在实现基于MPI的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并行算法过程中,本文还研究了MPI-2中的并行I/O技术,根据相位解缠过程中I/O操作的特性,采用显示偏移量的并行I/O方式进行处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加入并行I/O技术的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并行算法的性能更好。通过实验与分析表明,本文设计与实现的基于纯MPI和基于MPI+OpenMP多层次并行的两种统计费用流相位解缠并行算法均有效地增加了相位解缠的效率,减少了解缠过程中内存空间的开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同计算规模的MPI+OpenMP多层次并行算法性能优于纯MPI的并行算法。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如何从海里的信息资源中高效准确地获取到知识成为了大数据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知识获取方
车辆监控系统的研究是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一体产生的一个崭新的领域。它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了人、路、车以及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缩短软件开发周期,自动化软件测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单元测试作为测试工作的第一步,对软件中的最小单元模块进行测试。任何模块都不是独立的,可能需要调
大数据计算是在一定的时间约束下完成大规模数据处理的计算。在应用形态上,大数据计算以数据为中心,数据的多样性、对于数据处理的时间约束的多样性、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决定了大
数据容量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多控制器、多节点的存储系统成为发展趋势,而这类存储系统往往面临着状态(即元数据)一致性问题。高维BWRAID是多控制器、多节点的集群存储系统,它是一种
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智能小区的出现,传统人工抄表方式抄收效率低,准确度差等弊端已不能满足居民要求,本文在分析现有自动抄表方案优缺点基础上,结合抄表网络固有特点,利用无
计算科学为所有学科向定量化和精确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结构化网格计算是其中应用极其广泛的计算模式之一。网格计算通常计算访存比较低,对带宽要求很高,在主流HPC平台上普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利用光学原理,无创的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成为监控心血管系统生理状况的重要方法。脉搏血氧仪在临床医疗、老年人和新生儿监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视频中广泛地存在着大量的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如何消除这些冗余是视频压缩编码研究的重要内容。视频中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的存在使得视频信号用低秩矩阵的模型来表示成为可能
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通过网络实时上课、做实验已经成为可能。而通信原理实验课程由于真实通信设备昂贵、折旧快、维护费用高,一般采用仿真软件来代替真实实验设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