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藻所具有的浮力调节机制是其在富营养化湖泊中占据优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论文利用围隔实验探讨了铜绿微囊藻的昼夜浮力变化机制,考察了春季到冬季巢湖南淝河河口区域的叶绿素变化和以及巢湖南淝河口区水体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完成了对铜绿微囊藻伪空胞体积随季节性变化的测定,调查了巢湖秋季全湖营养特征,并采用藻类生长潜力实验(AGP实验),研究了秋季巢湖微囊藻生长的生长潜力。1.南淝河河口区域氨氮严重污染,南淝河口属于重污染区,氨氮含量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浓度,最高点为南淝河口,平均氨氮浓度为10.29 mg·L-1,从南淝河口向外的区域氨氮浓度依次降低,其中在4月份到7月份氨氮处于相对较高的浓度。这与夏季温度的升高以及南淝河口污染源的进一步输入有关。2.采用藻类生长潜力实验(AGP实验),研究了秋季巢湖微囊藻生长的生长潜力。AGP实验表明巢湖湖水在添加充足磷的情况下,藻类的最大现存量和平均最大特定增长率为7.93×105cells/ml和0.25/d;而在添加充足氮的情况下,藻类的最大现存量和平均最大特定增长率为2.54×106cells/ml和0.38/d。微囊藻的最大现存量及最大特定增长率与氮的相关性明显高于磷。说明与磷相比,在秋季水体中氮的增加可能会显著提高秋季蓝藻水华的暴发程度。3.铜绿微囊藻的伪空胞体积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在上午光照较强时伪空胞体积缓慢上升,而下午光照降低伪空胞体积逐渐下降。其中微囊藻细胞内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变化与伪空胞体积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不同湖泊的蓝藻50%的漂浮百分率所需要的压力是不同的,在对巢湖微囊藻的群体漂浮百分率和压力分配的研究发现,当群体漂浮在50%时,压力一般在0.35Mpa到0.4Mpa之间。在对微囊藻的伪空胞的气囊剩余和压力分配的研究发现,当气囊剩余20%时,压力一般在0.5Mpa到0.6Mpa之间,当压力接近0.9Mpa时,气囊剩余剩余率小于1%,气囊几乎完全破裂。5.铜绿微囊藻细胞内伪空胞,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都受营养状态的影响。蓝藻短期昼夜周期性的浮力调节的控制因子是光,调节机制是糖的积累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