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2-羟基-1-萘甲醛、烷基二溴(1,4-二溴丁烷,1,5-二溴戊烷)及二胺类化合物(邻苯二胺、乙二胺、1,3-丙二胺)合成了5个 Salen配体,再将其与过渡金属 Mn、Co,Cu,Zn反应合成了14个配合物。用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1H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的进行了表征,并运用紫外吸收光谱滴定法、粘度法研究了醚链桥联环状 Salen金属配合物与 DNA的作用,运用荧光法研究了 Salen金属配合物对 DNA中碱基荧光作用的影响。工作内容如下: 1.以2-羟基-1-萘甲醛分别与1,4-二溴丁烷、1,5-二溴戊烷合成2种对称双醚中间体,分别与1,3-丙二胺反应生成2种醚链桥联环状 Salen配体 dnbp、dnpp,进而分别与醋酸锰、醋酸钴、醋酸铜及醋酸锌四种醋酸盐配位形成8个环状 Salen金属配合物。 通过紫外光谱滴定和粘度测定发现:含过渡金属 Mn、Co、Cu,Zn中心离子的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在加入 DNA溶液后均表现出减色现象,但含 Cu,Zn中心离子的配合物减色效应弱于含 Mn、Co中心离子的配合物。DNA溶液的粘度增加与金属配合物的浓度呈现正相关性,Mn、Co中心离子的配合物对 DNA粘度的增加均强于含 Cu、Zn中心离子的配合物。8种配合物对 DNA的作用都有插入作用特征。对于同种配体的配合物,作用强弱有 L-Mn> L-Co> L-Cu>L-Zn,这可能与中心电子结构有关。对于同种中心离子不同配体作用强度有dnpp-M>dnbp-M,这可能与 dnpp的柔性臂更长有关。与我们以前所合成的Salen金属配合物相比较,含 Cu、Zn中心离子的环状 Salen金属配合物表现出与 DNA的插入作用特征,而之前所研究的金属 Salen配合物则无此特征。 2.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 Salen金属配合物与碱基的作用。结果发现:Salen金属配合物与碱基有明显作用,作用强度随着配合物和碱基的不同而变化;同一配合物对不同碱基的作用强度有: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此顺序不随金属和配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说明配合物对碱基的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配体相同,而金属元素不同时,碱基猝灭常数不同,Mn配合物明显大于 Co配合物,表明金属元素对配合物与碱基的作用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