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智能数字式显微镜的搭建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iji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关注,人们对低成本小型家用诊疗装置的需求迅速增加,在此趋势下研究人员发展了各类基于电化学、微机电诊断装置,但在生化诊断中常用的光学检测设备,特别是显微设备由于其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在定量光学设备却仍在市场上缺失。因此,如何改善传统显微镜,将其体积减小、成本减少和功能丰富变得尤为重要。如今,随着物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基于各种物联网设备的生物医疗检测技术取得的长足的进步。同时,芯片和高像素的成像传感器价格变得越来越低,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精密光学镜头越来越便宜。因此,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字光学显微系统,可以实现智能、便捷、高性能、低成本的定量生化检测。该数字光学显微系统主要分为硬件装置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装置又分为光学系统和电子硬件控制系统。对于光学系统,经过光路设计,采用大焦距镜头当作无限校准的筒透镜,超小焦距无畸变镜头当作物镜,两者结合可放大显微物体并成像在图像传感器上,同时采用分光镜和两个光源,可以在明场条件下对样品进行透射式照明成像和反射式照明成像。整个系统经过软件设计后由3D打印完成,兼顾了精度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硬件成本。对于电子硬件方面,采用树莓派作为该显微装置的控制中心,使用AD/DA转换模块、电压跟随器亚微米精度控制控制载有小焦距物镜的音圈马达上下移动,以实现对焦功能。另外,接入两台步进电机滑台模组搭建二维方向的位移台,并结合树莓派步进电机驱动板实现亚微米精度控制载物台运动,使得显微镜可以20mm×20mm的范围内扫描样品。结合上述自动化硬件,我们设计了通用、智能的软件系统,可利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类设备直接链接并控制该显微系统,实现快速的自动对焦,自动的照明方式切换,以及样本的精确位移与扫描。具体的,我们选择在树莓派上进行后端开发和前端开发,使用Python语言编写后端程序,利用实施的图像检测算法实施对样品进行跟踪对焦,有效解决了小型显微镜易受振动影响的问题。前端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可以使用户通过手机、电脑等个人电子设备终端打开网页可以实时观察和操控系统等功能。当前该设备的主要性能可以达到或接近科研级显微镜的水平,具备透射、反射式等照明功能,具有600μm×450μm的视场范围,分辨率达微米级别,整体放大倍数高达2000×,同时,该系统可通过使用自动图像拼接算法实现厘米级样品的高清晰全貌图,并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各类组织、细胞进行分析。结合该系统低成本、自动易用的特性,我们希望未来该系统能够被应用于快速的诊断与病理分析,特别是为贫穷偏远地区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受海浪干扰因素影响,螺旋桨负载扰动造成的转矩波动直接影响水下推进电机的振动,进而影响水下噪声。为了降低水下推进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在分析螺旋桨负载扰动特性基础上,提出了自抗扰减振控制方法。该方法以自抗扰控制器替代电流环的传统PI调节器,对螺旋桨负载扰动进行观测并对转矩电流进行补偿,可有效抑制相电流谐波进而降低电磁转矩波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目的】1.本研究基于复合保温情况下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将其可视化呈现。2.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探讨模型的临床意义,为预防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市某口腔专科医院行口腔癌根治术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总研究对象的
学位
为了研究宽频带的隔振问题,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提出将电磁悬浮隔振与机械隔振相结合的复合隔振系统。首先,对所设计的隔振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线性化后的模型控制特性;其次,针对系统振动控制问题,提出基于自抗扰技术的控制器设计方案,通过仿真实现了复合隔振系统的自抗扰控制;最后,在复合隔振平台上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0~10 Hz频段控制系统能实现较好的低频跟随效果,10~10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