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体着陆器附着机构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realn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天体探测是深空探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近30年来小天体探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NASA,ESA和日本空间局等机构相继发射了一系列的小天体探测器,极大的推动了小天体科学的研究。针对未来探测器将在小天体上附着和取样的发展趋势,本文在总结国外小天体探测器附着机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天发展长远规划,开展未来我国小天体着陆器附着方案与机构的预先研究。小天体探测器附着着陆机构方案设计应重点考虑小天体弱引力、大温差、形状不规则和表层土壤特征不明确等特点,基于此,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论文分析了三种小天体着陆器的附着方案以及每种方案对应的可能的取样方法,经过相关性能对比论证,论文选用长期着陆方案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长期着陆方案的机构包括着陆缓冲机构和锚定机构两部分;2.本文设计了两种着陆缓冲机构的构型,对机构中的支撑腿、缓冲器和足垫等重要构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采用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摩擦盘和基于直线电机原理的电磁阻尼器用作缓冲机构阻尼器的设想;3.论文根据设计的缓冲机构构型建立了着陆器对称着陆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基于ADAMS软件对着陆过程进行多工况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所设计的缓冲机构,着陆器质心过载均小于规定值,表面摩擦系数较小时,着陆器纵向速度可以完全减为零,但可能有残留横向速度,需要发动机施加控制推力或者通过锚定机构的附着力使着陆器停止滑移。
其他文献
随着风能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将越来越大,风力发电机组不平衡故障导致的整机振动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款针对风力发电机组转速低、转速不稳定等特点的整机动平衡软件,所以开发一款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整机动平衡软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首先对不平衡故障引起的风机整机振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质量不平衡和气动不平衡如何引起机组的整机振动,讨论了平衡气动不平衡的
基于特征的数控编程是数控编程技术发展趋势之一,是制造企业实现CAD/CAPP/CAM集成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飞机结构件的特点,研究基于特征的快速数控编程技术,实现飞机结构件零
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冰层厚度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项目编号:60672028)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委托开发项目“黄河冰情与冰凌自
为了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产品设计中需求分析的自动化、智能化成了必然的趋势。本文将自然语言理解中的疑问代词处理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中,首先介绍了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现状和难点以及疑问代词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疑问代词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自然语言理解三个层次的分析方法和常用的知识表示方式,同时讨论了疑问代词的基本概念和语义类型。通过分析篇章中的疑问代词的指代特点,确定了疑问代词处理的内容。根据概念间的本体
3月5日,农业农村部网站新版数据频道正式上线运行(http://zdscxx.moa.gov.cn:8080/nyb/pc/index.jsp).rn新版数据频道以数据集约化、定位快速化、查询智能化为目标,为广大公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柔性太阳翼主要由刚性中央桅杆,柔性阵面和上下箱体组成,其优点是质量轻,折叠效率高,但一般柔性太阳翼的尺寸大,刚柔耦合,收放和调节机构也相对复杂,因此设计和计算也更为复
阴影不仅可以反映物体的自身形状,而且可以反映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三维室内场景真实感渲染中,阴影的效果是不可缺少的。三维虚拟家装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家装领域的一个新的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机械部件的寿命成为空间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齿轮机构作为重要的传动机构在空间飞行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空间齿轮磨损的产生条件与抑制措施,从而提高空间齿轮机构工作的可靠性与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齿轮接触应力是齿轮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真空环境中工作的齿轮机构为例,进行空间齿轮的热力耦合接触分析,并进行热真空实验,验证热力耦合接触分析的结果。本文基于Hertz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实际应用中对高质量图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些普通的成像设备往往无法满足要求,如果直接通过硬件技术手段,如减小像元尺寸、改变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