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环境污染加剧,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大量快速建造的粗放型手工生产的传统建造模式的问题逐渐显现。如今,我国的住宅建设量已经达到了居民的需求量,居住者对舒适性及多样性高。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可以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可以实现快速高水平的建设。空间可变的工业化住宅能够满足居住者的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协调标准化设计与可变性设计是我国工业化住宅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部分。欧洲、日本等地的工业化住宅起步较早,经历了大量生产、体系完善、可变性设计、可持续发展等过程。欧洲、日本等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工业化住宅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着眼于国内外工业化住宅体系与空间可变性设计的现状对比研究。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体系,并结合我国工业化住宅的发展现状,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工业化住宅体系和空间可变性的设计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国外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工业化住宅的发展规律,明确了发展方向。然后,通过实地调研我国现有的工业住宅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从工业化住宅体系、空间可变性设计两个层面总结我国工业化住宅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住宅体系及空间可变性设计两方面研究工业化住宅的设计手法。并通过工业化住宅的试设计,进行空间可变性设计的论证。最后从体系层面及具体设计手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