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人工湿地来处理城市污水是发达国家近三十年来才兴起的生态处理法。由于其低投资、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建造和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氨氮去除率高、同时可使污水处理与环境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处理污水同时创造城市生态景观等特点,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广泛应用。本课题为确定沈抚灌渠下游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响应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首先对现场场地条件进行调查,现场采样分析,并进行了人工湿地模拟试验研究,考查了湿地构形、基质与水力停留时间对COD、NH4+-N、TP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后初步确定了沈抚灌渠人工湿地的技术方案。研究分析结论如下:(1)水力停留时间HRT=1d,水力负荷为30cm/d。此时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可达85%、55%及60%以上,各项出水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以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要求。COD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水质要求,但NH4+-N和TP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水质要求。(2)添加富含硝化菌的活性污泥,启动初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增加显著。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湿地单元内的硝化菌数量和硝化能力都得到加强,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3)选用工业副产品水淬渣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具有较强的除磷作用。(4)垂直流和水平流湿地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率存在差别,但差别不大。在NH4+-N和TP的去除效果上,垂直潜流湿地略佳,在COD去除效果上几乎没有区别。模拟实验表明,表面流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COD、NH4+-N和TP,采用人工湿地作为核心技术修复沈抚灌渠污水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