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生菌根菌(Ectomycorrhizal fungi, EMF)是菌根真菌的一大类,可与寄主植物根系形成互利互惠关系的共生体结构---外生菌根。EMF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可促进寄主植物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在寄主植物的定植、生长和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铜污染区的菌根菌群体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同时研究了外生菌根菌对铜尾砂堆上树木幼苗定植和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南京东郊九华山铜矿污染区松树和栎树根系,以及周边对照地的外生菌根进行采样和EMF菌种鉴定,研究重金属污染矿区的EMF群体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矿区EMF在寄主植物根系的侵染率和对照区相比有显著降低。从矿区松树根系、矿区栎树根系、对照区植物根系中共分别发现11种、8种和8种EMF, Shannon’s指数和Simpson’s指数分析表明重金属污染矿区和对照区的EMF种类多样性之间没有显著区别。比较各EMF群落的EMF菌种发现,矿区松树根系和栎树根系的EMF群落之间,相同的菌种只有2种;两者与对照区EMF群落之间,共同的菌种分别也只有3种和2种。各EMF群落之间S(?)rensen相似性指数均比较低,说明3个不同采样点之间的EMF种类的组成有较大差异。此外,以安徽省铜陵市冬瓜山尾矿为研究地点,研究了3种EMF (Pisolithus sp.; C. geophinum;L. laccata)对松树和栎树幼苗在铜尾矿堆的定植、生长和重金属元素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以及树苗根系菌根侵染情况及种类。调查发现,三种EMF接种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松树幼苗在尾砂堆的移栽成活率、提高松树幼苗的生物量和株高,但接种效应对栎树苗的作用不如松树明显。接种7个月后松树苗和栎树苗的根系外生菌根均老化干枯,无法通过分子手段鉴定EMF的种类。与非接种对照相比,EMF接种对栎树幼苗体内Cu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三种EMF接种均可显著提高松树苗根系的Cu含量。EMF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松树苗体内K和Ca的含量,但对松树苗体内Mg含量没有显著影响;EMF接种对栎树苗体内的K、Ca、Mg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重金属抗性EMF菌种的筛选及利用EMF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