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Ca、MT对海南夏秋水培莴苣耐热生理和生长品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莴苣生产国。莴苣喜冷凉,最适生长温度为11-18℃,而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夏秋高温季节气温可达40℃以上,严重影响莴苣的越夏露地生产,因此研究水培莴苣在高温胁迫下的抗性栽培调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施用外源物质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抗逆栽培措施。为了研究外源物质对水培莴苣耐热性的影响,以‘辛普森精英’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外源维生素C(Vc)、氯化钙(Ca Cl2)和褪黑素(MT)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Vc、Ca Cl2和MT对高温胁迫下水培莴苣生长生理和品质的影响,探求三种外源物质最适施用浓度及其机理,并设计正交试验,进一步探讨外源Vc、Ca Cl2、MT复配喷施最佳组合方案,为热带地区喜冷凉蔬菜的高温季节水培生产提供新的实践方法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温水培环境下,叶面喷施适宜浓度Vc,可提高生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水培生菜对高温环境胁迫的抗性,进而促进其生长、改善其品质。本次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1 mmol·L-1Vc效果最好。2.高温水培环境下,叶面喷施Ca Cl2,能提高生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高温胁迫对细胞质膜的伤害,促进生菜的生长。本次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5 mmol·L-1Ca Cl2效果最好。3.外源MT预处理,可增加高温水培环境下生菜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生菜叶片过氧化水平,减少电解质外渗,提高了水培生菜对高温胁迫的抵御能力。本次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50μmol·L-1MT效果最好。4.本次试验条件下,外源Vc、Ca Cl2、MT复配的处理3,即:Ca Cl23 mmol·L-1、Vc 1.5 mmol·L-1、MT 75μmol·L-1的组合复配效果最好。5.综合正交试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可知,Vc、Ca Cl2、MT三因子中Ca Cl2为最主要因子,理论上外源Vc(A)、Ca Cl2(B)、MT(C)复配的最优组合是A1B3C3,即处理3(Ca Cl23 mmol·L-1、Vc 1.5 mmol·L-1、MT 75μmol·L-1),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航空物流业受到巨大负面影响,面临逆境求存的境遇。在数字经济引领下,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不会因疫情而停滞。目前我国航空物流业面临发展困境有:尚未达到全球价值链的核心节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受供需矛盾抑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内方兴未艾,政策法规专项扶持不足等。为此,可以通过加强我国航空物流业链与全球价值链的紧密关联,构建数字化供需平衡体系,扩大航空物流业新基建覆盖面,加速航空物
一、考评酒委员时,为什么采用与白酒毫不相干的各种香味物质?对评酒委员的嗅觉及味觉进行测试时,采用菠萝、桔子、香蕉等香精和呈味的味精、砂糖……等稀薄溶液,这些物质与白酒香气本不相干,为什么又要用呢?因为作一名评酒员,首先要求嗅觉与味觉要灵敏;况且在人群中有少数人(3—5%)是食而不知其味,闻而不知其香的嗅盲与味盲。患有嗅盲与味盲者,因为嗅与味和外界联系较少,只有自己晓得,不易发现,抑或连自己也不知道
期刊
在以时间-事件为终点的随机临床试验中,一个主要目标是比较不同治疗组生存分布之间的差异。当比例风险假定不成立,即两组风险比不再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时,传统的log-rank检验可能会失效。此时,基于受限制平均生存时间(restricted mean survival time,RMST)的检验因其具有临床解释性强、不依赖于模型假设等优点,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法。在某试验中,若数据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积累,
白酒的勾兑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名、优白酒厂对此非常重视。他们将白酒的贮存、勾兑作为重要的工序业已多年。而在我省各酒厂
期刊
近年来,频发的一系列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教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性文件。然而,学术研究界对教师职业道德,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关注表现出明显滞后于社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境况,尤其是如何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更是新时代必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他不仅关系到我国基础体育教学的质量,更关乎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
期刊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属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贵、川、渝、陕南、鄂西、湘西、豫西南等地区,是唯一能大量合成葡甘聚糖的植物,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在中西部地区,魔芋产业已大力发展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魔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也加剧了病害的发生。细菌性软腐病是魔芋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病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的产品棕榈油是中国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我国棕榈油主要依赖于进口,需选育出适应我国环境的新品种。授粉受精作用与果实产量和种子的形成紧密相关,各类物质尤其是激素参与植物授粉过程、刺激花的生长、调控果实的生长和发育等一系列生命活动。油棕为异花型作物,研究其授粉后雌蕊的发育规律,可为油棕结实率的提高和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主栽品种--
海南是中国特有的荔枝早熟产区,在国内上市最早、单位面积产值最高,是支撑海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荔枝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然而果农在追求荔枝早熟、高产的目标下,忽视了对荔枝果园土壤施肥的管理,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导致该地区土壤养分不均衡、环境污染、果实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等问题。因此本实验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为试材,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