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一直以来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先后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深入扶贫阶段和精准扶贫阶段五个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但是西藏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软资源短缺、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贫困现状为西藏地区的扶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几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正确处理“十三对关系”,按照“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西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以西藏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科技扶贫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对西藏地区科技扶贫的一般模式以及农牧区科技扶贫的现状和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发现农牧民科技意识淡薄、科技人员较少、扶贫资金不足、设施不完善、宗教因素等是西藏农牧区科技扶贫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科技扶贫经验的基础之上,对西藏地区的科技扶贫遇到的挑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和完善科技扶贫机制、明确科技扶贫目标、拓展开发领域和强化科技扶贫手段、完善扶贫政策、加大对扶贫过程的监管力度、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等对策,对西藏地区科技扶贫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