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支撑分布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6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曲约束支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属屈服耗能构件,具有安装方便、设计灵活,不影响建筑物美观的优点,其在提升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减小主体框架地震损伤的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尽管屈曲约束支撑已经应用于部分实际工程,但在理论界和工程界中尚未提出一种可靠又易于实现的设计方法。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简化设计方法,方便设计人员使用。   本文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屈曲约束支撑构件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以及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其次,较为系统地回顾了既有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   通过有限元算例模型,考察了屈曲约束支撑不同的布置方式对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框架楼层剪力布置屈曲约束支撑时结构体系的延性最好,层间位移角分布均匀,是所有布置方式中对提高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最为有利的一种。因此进行设计时,可优先考虑按照框架结构楼层剪力布置屈曲约束支撑。   采用Newmark模型折减规范设计反应谱,与精确反应谱的对比分析表明:折减得到的反应谱具有足够的拟合精度。本文从多层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能力曲线的特性出发,提出了基于屈曲约束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多层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设计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较为精确地设计得到与结构性能需求相适应的屈曲约束支撑面积布置方案。   最后,利用ANSYS的APDL参数化语言,将优化设计变量即支撑面积进行简化,制定了针对高层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优化分析过程,并对以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为约束条件时的优化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将变量简化后优化计算得到的支撑面积变化曲线光滑,与未简化变量时的优化效果比较接近,能满足优化之初设定的目标要求;顶点位移可以作为附加的约束条件与层间位移共同控制结构的变形。  
其他文献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大型公共建筑和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兴起,地下建筑结构如地下交通枢纽系统等大量涌现。爆炸仓库、爆竹烟花生产厂房等结构也与我们的日常
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运用了节段匹配预制工艺和体内、体外预应力技术,反映了混凝土桥梁工厂化、标准化、快速化的发展方向,已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自2000年以来,节段预制拼
不锈钢因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耐久性以及美观大方等优点,在建筑结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专门针对不锈钢结构编制了设计规范,包括欧洲的Eurocode
岩质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在边坡稳定性评价等边坡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获取准确的岩体力学参数一直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位
高强钢纤维混凝土是水泥基复合材料向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在制备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过程中选用微细钢纤维,并且采用高温蒸汽养护制度,利用低水胶比+掺加高效减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锈蚀产物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受拉而开裂。一旦保护层完全开裂,环境中的有害介质将经锈胀裂缝直接侵入混凝
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工作是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完成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不仅可以为国家财政节省大量的开支,更可以起到合理的安置灾民,维
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作为具有独特建筑功能的结构,由于其空间布置灵活,有效提高层高空间,可降低建筑物高度以及施工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地震作用或风荷载等水
高强度钢结构的推广及应用是建筑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强钢材较普通钢材变形能力差,焊接连接的脆变倾向更加严重。因此,本文基于Gurson-Tvergaard-Needleman(GTN)微观损伤断
目前,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建筑节能在节能减排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开发研制一种抗震、经济、节能省地型的新的建筑结构体系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