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Mesh的跨层设计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状网(Mesh)是由Ad Hoc网络发展而来的相对静态的无线网络,是Internet的无线版本。无线网状网具有自组织、自配置和自愈性的特点,能够自动地将各个节点组织起来建立一个Ad Hoc网络并维持网状网络的连通性,是一种多跳的宽带无线网络结构,也是一种高容量、高速率、低功耗、低成本的分布式网络。   由于无线mesh网络(WMN)在拓扑、传输和业务上的种种特性,传统的用于有线网络的分层协议设计已不能保证其服务质量(QoS),探索基于物理层、MAC层、路由等协议层的WMN跨层设计方法的目标是在无线资源利用率和多媒体业务的QoS需求两方面达到较好的平衡。   本文核心内容主要基于IEEE802.11的MAC协议对无线mesh网络进行跨层分析,重点研究路由协议的跨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首先详细介绍了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然后描述了跨层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原理,并对几种典型的跨层设计进行分析。   ②重点研究按需距离向量路由协议(AODV)的原理,分析协议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改进跨层协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改进算法。   ⑨针对在mesh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移动性较低的情况,提出的一种基于信道质量和链路质量加权的跨层路由算法。该算法以节点平均分组时延、BER(误比特率)、跳数三因素作为加权系数,通过在路由发现过程中累计权值大小作为代价函数,选择代价值较小的路径为优选路径。在路由维护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MAC层数据帧重传机制的负载均衡策略,动态反映节点繁忙度,减少数据包在繁忙节点的碰撞,使信道资源的分配合理化,并以此机制代替路由维护过程的hello消息机制,节省协议开销,优化路由性能。为验证改进算法,本文对无线mesh网络中普遍应用的AODV路由协议以及改进后的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建模,并对这两个算法的系统吞吐量、平均端到端时延,分组传递率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无线mesh网络的系统吞吐量和降低系统时延等有明显的效果,为提高无线mesh网络性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论上行链路还是下行链路,都需要使用一种技术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即多址技术。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共享有效带宽的三种主要接入技术
移动IP研究互联网承载移动通信的技术问题。2002年8月,IETF公布了移动IPv4的技术方案RFC3344,2004年6月,IETF又公布了移动IPv6的技术方案RFC3775。但是,IPv4向IPv6过渡是一个长期
随着IP网络和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协议电视(IPTV)这一新的业务模式成为各大运营商发展的重点。由于IPTV网络设施、协议和业务的复杂性,运营商在日常的网络开通、维护工作中面临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话音业务量占整个数据流量的比例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现有移动蜂窝网络中数据流量业务的急剧增长。面临大量移动用户对于数据流量业务快
20世纪以来,通信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满足了人们之间“无距离”的交流。近年来,对高效可靠的数字传输和存储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随着
无线中继技术能有效的提高网络的QoS和运行效率,其研究的内容也非常广泛,而功率分配是无线中继网络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在一个实际的中继系统中,由于频谱资源和信号干扰的限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