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信念的视角看赣州市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教科书的使用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和教师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两大要素。教科书作为课程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核心材料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对教科书的合理使用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并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实现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的转变。近年来,探究教师隐性的信念对显性教学行为的影响已成为教学研究的新热点。本研究从教师信念的视角探讨教师的教科书使用,试图为相关研究构建可借鉴的分析框架,为教师培训、教科书编写、考试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NSEFC)为例展开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高中英语教师的教科书使用信念调查问卷》对40名来自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和赣州市第三中学的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并采用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进一步对高中英语教师所持教学信念与使用NSEFC教科书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教师所持教学信念与其教科书使用行为的一致程度。研究结果发现:高中英语教师普遍持有较科学先进的教学信念,但是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稍有偏差;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对教科书以外的辅导资料依存度较高;教科书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高中英语教师偏好于使用教科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能力而忽视听力与写作;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具有应试倾向。本研究分析了教师所持信念与教学实践不相符的原因,并从中总结经验,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正确处理教师、学生、教科书与考试四者的关系;第二,将提升教师教科书使用信念融入教师培训中;第三,改革考试制度;第四,提高教科书质量。通过研究与思考,以期改善教科书使用效果,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BP-212正性光刻胶作为掩膜在BHF腐蚀液中腐蚀十几分钟后,光刻胶被腐蚀液破坏而浮胶.玻璃或热生长的二氧化硅深槽腐蚀时间要求几十分钟,传统解决办法是多次光刻腐蚀.本文研究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两个以上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利用该定律只考虑相互作用物体作用前后动量变化的关系,不考虑相互作用过程中各个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赫钦斯在其代表性著作《学习社会》中,提出“学习型社会”,从理论层面为未来社会构筑了一个令人憧憬的蓝图。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
及时原则是新闻传播的方法原则,是新闻传播规律的重要体现。新媒介环境下,及时原则发生了极化效应,时效分离现象出现。"时"与"效"的分离导致新闻失实、公共性缺失、背离新闻
课堂教学执行力是指教学执行者把建立在个人经验和反思基础上的教育理念推向实施、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对提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对本区域
本文旨在通过对津南区咸水沽一中、咸水沽二中、双港中学、葛沽一中、小站一中5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发现、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基于师生
我国的山地地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人们为了居住问题,便对山地进行大面积、大体量的挖方填方,使得原本脆弱的山地环境灾害越发频繁,并且形成了灾害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