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集团造“系”行为有效性的企业绩效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n19112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种独特的现象已经存在了10多年。当前,国内理论界对“系”现象的研究和看法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系”主要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在资产置换、关联交易、投资等方面进行操作,变相侵占上市公司的资产,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并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炒作,获取利润,这种观点认为“系”对中国资本市场主要起了消极作用: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系”是一种新的企业运作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业整合,认为“系”主要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两种观点的争论中,第一种观点是目前社会上的主流看法。   本文认为“系”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功能不健全和产业结构混乱背景下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形态,具有双重特性,这种组织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实际控制人操控市场、侵害他人利益,另一方面也利于有抱负的企业家最大限度的集聚资源,进行产业整合。因此,只有全面分析“系”的运作原理和实际经营的效果,才能得出对“系”的客观评价。本文基于这个认识,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重点从企业经营绩效角度就我国集团造“系”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定量研究,得出我国集团造“系”总体上有效性不显著,存在着无效和负效性。通过更深入的分析,还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进行产业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2)从产业整合的角度,在不健全的中国资本市场中,“系”的存在具有重大意义;(3)“系”现象实际上是一个大股东控制的问题,它的优势和缺点均来自于对上市公司不对等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4)与民营“系”相比,国营“系”主要是体现的主要是资源优势,而不是经营效率的优势;(5)“系”对传统产业整合效果比高科技产业好。   最后,文章建议应该从我国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的战略角度更合理的看待“系”的价值,同时尽量做好监管工作,并逐渐完善制度和法规。
其他文献
农户是农区内其它组织形成的基础,是村域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消费单元,是欠发达农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农户增收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户个体发展取向,村域经济类型的转轨,还涉
本文从分析优秀国际投资组合的全球配置状况入手,设计行业配置分散化水平指标、市场配置分散化水平指标、资产配置水平指标,将对组合全球配置状况的研究分解为对行业配置、市场
学位
随着金融体制的健全和发展,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且越来越密切。股票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需求、货币政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