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生填埋是我国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由于填埋气中含有40-60%的甲烷,而甲烷是重要温室气体,使得填埋场成为主要的人为甲烷排放源,因此控制填埋气的排放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甲烷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填埋气进行回收利用将产生可观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本文以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对该场横向水平井收集方式、产气量和表面释放量进行了定期监测研究,结果如下:用三种不同的产气量估算模型估算兴丰填埋场日填垃圾的产气量,用IPCC模型计算出的产气量为7.07×105m3,化学计量模型计算出产气量为10.8×105m3,用可生物降解模型估算产气量为8.7×105m3。根据G实际=(0.2-0.4)×G理论计算公式得出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实际产气量约为1.4-3.5×10Sm3。最大产气速率出现在2013年。兴丰填埋场目前以横向水平井方式主动收集填埋气,分四区设水平收集井三层,共计40组。甲烷体积浓度高于50%的井占35%,浓度低于30%的井有8组,占20%,甲烷浓度过低的井中,氧气含量高,为不影响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已关闭或暂停抽气。收集利用的填埋气中各组分平均浓度为:CH446.6%,CO236.7%,022%。三区、四区正处于产气活跃期,四区收集到的甲烷量最多。第一层共有18组井,占总收集量的26%;第二层7组井,收集量占23%;第三层15组井收集量占总量的50%,收集效率最高,是主要的收集层。目前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平均每小时利用甲烷2012.5 m3,以此计算每日利用甲烷0.48×105m3。要再进一步提高甲烷利用率,应采用横井与竖井同时抽气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填埋时间及填埋气主动收集系统是旧垃圾面上甲烷释放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季节变化是影响新填垃圾面甲烷释放速率的主要原因,释放速率与温度变化有相同的趋势。旧垃圾面平均甲烷释放速率为5.44mo1/m2.h,新填垃圾面平均甲烷释放速率为0.28 mol/m2.h,每日通过填埋作业面向大气释放甲烷量为0.03×105m3。每日从垃圾填埋作业面释放的甲烷量与每日甲烷利用量之比为1:14。填埋场实际填埋气体利用量只占理论产气量的10%-30%,利用率低。每日从填埋场表面向大气释放甲烷量占产气量的0.7%-2.1%,甲烷释放量大。利用填埋气发电具有巨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兴丰填埋场填埋气发电项目设备投资6720万元,发电总收益可达577260万元,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这样既可以考虑到通过发电机和火炬燃烧直接消除甲烷产生的减排,又考虑进了由该项目所发电能所替代化石燃料消耗而产生的减排。兴丰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发电项目总减排潜力为8524934 tC02e/y,同时出售减排量有17391万元潜在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