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yweiyo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消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污泥稳定化处理工艺,具有资源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优点,长期以来一直在剩余污泥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污泥中的有机质大部分是微生物的细胞物质,被微生物细胞壁所包裹,难以为厌氧微生物所利用,于是便限制了污泥的厌氧消化,造成了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污泥停留时间长(20-30d)、消化池容积大等问题。研究者利用各种细胞破碎技术促进污泥的分解,化学氧化方法是有价值的污泥预处理方法。目前,关于硫酸自由基(S04-·)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处理土壤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而将硫酸自由基应用于处理污泥的研究国内外少见报道。过硫酸盐氧化预处理污泥,反应条件温和,能显著促进污泥厌氧消化性能。采用硫酸自由基处理污泥是一个新颖的方法。本文利用过硫酸钾(K2S2O8)热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自由基破解剩余污泥,与单独加热作对比,考察了处理前后污泥性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污泥分解率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温度可提高K2S2O8热活化的效率,增加污泥的破解率。当反应温度90℃,加热时间90min,每克悬浮固体(SS)中K2S2O8投加量为0.5g时,污泥分解率达16.9%;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被分解、胞内物质释放到液相中,使污泥上清液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浓度由单独加热时的435mg/L增至719mg/L;融胞释放的总氮(TN)、总磷(TP)浓度比单独加热处理分别增加了46%和60%;在高温及氧化剂的作用下,部分有机氮被转化成氨氮(NH4+-N),使污泥上清液中的NH4+-N浓度由15mg/L增至27.8mg/L。试验还考察了硫酸自由基预处理对剩余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并与原污泥直接进行厌氧消化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平均日产气量为38mL/d,比原污泥提高了46%,污泥累积产气量比原污泥增加了45%,对挥发性固体(VSS)和总化学需氧量(T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4.9%和11.5%。污泥预处理使污泥溶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由210mg/L上升到730mg/L,但同时碱度的提高能使系统保持良好的缓冲性能,从而保证了厌氧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的诊治方法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
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各领域学者研究争论的焦点。各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探索,并按照各自的发现总结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其中,对
<正>民国时期,交通银行隶属和行使国家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其成立可以看作自宋朝发明纸币以来,由国家为主体发行纸币的历史已经结束,中国开始进入以银行为主体发行纸币的新
近年来,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但一些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消极因素也在不断涌现,对中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双方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的不断攀升,如何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完成集装箱的装卸任务已经成为集装箱码头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集装箱码头运营
本文阐述了模块教学的理论基础,简单介绍了模块教学的实际应用,并探讨了《经济学基础》的模块教学设计,进而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模块教学的注意事项。
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的组织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区域组织化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论述了区域化、区域组织化和区域一体化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并
小说《黄雀记》以一起青少年强奸案为线索,分别以三个主人公为视角,讲诉了三个延续的故事,讲述了牵涉其中的三个人纠缠不清的人生故事,《黄雀记》中的女主人公仙女成为新一代
<正>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生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逝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80岁。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艺术大师一生坎坷曲折,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