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油田企业同时面临来自产量、成本两方面的压力,如何配置产量成本规模,实现降本增效成为油田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油藏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油田企业单井单元成本核算体系日臻完善,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油田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内部配产优化机制,有利于规范石油企业产量结构、揭示产量与成本间的内在关系,探讨进一步规划油田企业年度生产规模和实现效益配产的对策,为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在研究传统配产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油藏经营管理、经济产量等相关理论方法,重新梳理配产流程,将区块作为实现地质配产与效益配产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设计内部配产优化机制;针对油田企业年度产量任务,开展区块地质配产精细化管理,预测其老井、新井、措施井的产量结构,作为实现效益配产的前期产量资料;针对区块基础产量任务,引入半累积函数,构建老井产量成本优化模型,确定老井经济产量及成本规模;针对区块剩余产量任务,构建新井产量成本拟合函数及措施井产量成本优化模型,保证实现产量任务目标下的成本最低。同时,选择数据包络分析(DEA)作为保证配产方案顺利实施的辅助方法,动态评价配产优化方案执行的效益状况,并做出适时调整。针对油田企业年度配产方案执行结果,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关系,总结配产管理规律,将其作为指导下年度产量成本配置的参考。最后,以东部某油田企业为研究案例,对油田企业内部配产优化机制进行应用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