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挑战,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总目标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加紧攻坚克难。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政治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巩固深化改革成效,提升政治现代化水平。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既具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也拥有政治文化的基本要素。在体系文化中呈现出制度完善、法治权威、公正平等的特征,在过程文化中表现出多元参与、秩序稳定、网络协作的特质,在政策文化中体现出人民主权、权利本位的特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政治文化建设,既要把握应然要求,也要关注历史与当下的实然关切。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经历了重大挫折。政治文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至1966年,政治文化建设冲破了历史惯性所导致的种种影响,进行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文化改造和重构;1966年至1976年,政治文化建设进入了曲折发展的十年,经历了高涨的政治热情和失序的社会环境;1976年至今,政治文化建设重新回到了理性主义的正轨,在改革开放中迎来了新的发展。着眼当下,当前政治文化发展特色鲜明,成果显著,并呈现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交织、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一元主导与多元参与混合的现状。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主流政治文化弱化、亚文化参差不齐;传统性消极影响、现代性不鲜明;建设主体单一,参与随意混乱的挑战。在应然与实然的双重背景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政治文化建设要立足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三个层次。在体系文化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民主观念与制度建设、完善法治的多维建设和发展、涵养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在过程文化中,拓展政治社会化途径、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在政策文化中,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完善政策产品的供给、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