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坦度螺酮联用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阿立哌唑联用坦度螺酮),对照组(阿立哌唑),阿立哌唑起始剂量15mg/d,两周后加至治疗剂量20mg/d,最大剂量30mg/d。坦度螺酮起始剂量5mg/d,两周后加至治疗剂量,最大剂量为30mg/d。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以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in Schizophrenia MCCB)进行疗效分析和认知功能评定。同时给予副作用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评定检测药物的副作用。所有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研究组纳入47例,脱落3例。对照组纳入44例,脱落6例。基线时两组间患者的发病年龄,首次住院年龄,病程、目前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PANSS各项评分以及各项认知测验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标PANS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1),但两组同一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各项分值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持续操作能力测验(CPT-IP)、符号编码(SC)、言语记忆(HVLT-R)、数字序列(DS)、视觉记忆(BVMT-R)、言语流畅性(CF)、情绪管理能力(MSCEIT-ME)有所改善(P<0.01或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同一时点比较持续操作能力测验(CPT-IP)、符号编码(SC)、言语记忆(HVLT-R)、数字序列(DS)、言语流畅性(CF)改善更显著,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空间广度(SS)、迷宫测验(NAB-Mazes)言语流畅性(CF)、连线测验(TMT)分值均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完成分类数(Cc)、正确应答数(Rc)分值增加(p均<0.01),错误应答数(Re)、持续性应答数(Rp)、持续性错误数(Rpe)、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分值降低(p<0.05或0.01),且增加或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同一时点在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4项改善中占有优势(p<0.05或0.01)。而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Rf),概念化水平应答百分比(Rf%),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FM)、学习到学会(L-L)两组虽然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4)副作用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兴奋激越的例数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其他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和各项认知测验结果均无相关性。阴性症状和语言记忆、符号编码、持续操作、情绪管理、数字序列、MCCB总分呈显著相关性(p<0.01),与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误呈正相关(p<0.01)。附加症状和符号编码、情绪管理呈负相关(p<0.05)。PANSS总分和符号编码、情绪管理、语言记忆、MCCB总分呈负相关(p<0.01),和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误呈正相关(p<0.01)。受教育程度和符号编码、语言记忆、情绪管理、MCCB总分、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误密切相关(p<0.05或0.01)。(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阴性症状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阿立哌唑联用坦度螺酮或单独应用阿立哌唑均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2.阿立哌唑联用坦度螺酮较单用阿立哌唑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3.受教育程度、阴性症状和PANSS总分与认知功能有显著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