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IPv6混合网络的Linux补丁分发系统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下一代的网络核心,IPv6协议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如何实现IPv4向IPv6的平稳过渡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双协议栈方案实用性强,而且原理简单方便,应用广泛,是IPv4/IPv6过渡中一种比较好的选择。网络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大规模互联网攻击事件频繁发生,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IPv4/IPv6混合网络也面临着同样的网络安全方面问题。在这些攻击事件中,大多数是利用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使用补丁管理软件安装部署相应的补丁是既经济又有效的防范方法。随着Linux操作系统的普及,关于Linux操作系统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已经有了一些针对Linux的补丁管理方案的出现,但其主要面向的还是IPv4网络,最新的IPv6用户无法使用,并且其主要架构还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容易造成服务器端的负载过大,现实中当多个客户端同时连接下载补丁时会使服务器运行缓慢,甚至崩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协议栈机制的补丁分发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适用于IPv4/IPv6混合网络。鉴于P2P协议在减轻服务器负载方面的优势,本文在前面方案的基础上将P2P原理应用到补丁管理系统的分发部分设计中,最后实现了一个Linux补丁分发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IPv4/IPv6混合网络,有效地减轻了中心服务器的负载,加快了补丁的分发速度。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非局部边值和初值条件下的三种不同方程.在第一章引言中,简单介绍了非局部问题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章主要列出了本文需要的预备知识,第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日趋成为每个人的必备品,对手机的智能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手机己成为手机未来发展的方向。智能手机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基本性能可以与台式计
神经振子集群同步振荡现象是神经信息处理的基本机制。考虑到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具有可塑性,并且噪声在神经系统中无处不在。因此,本文建立具有动态耦合的神经元集群动力学模型
随着有限域上编码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有限环上的纠错码也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两类有限环上的常循环码和斜循环码的结构及其相关性质。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
近年来随机分析和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物理、生物、医学及经济等众多领域中,但绝大部分随机微分方程的解析解难以获得,故探索高效且稳定的数值算法显得